《人皇诀》九州圣典(3 / 7)
吸收其中养分。此时若遭重击,腹部会如充气的皮囊般鼓起,将力道分散至四肢——此为“土性”入体,主“承载与消化”。
进阶“万民踏体”:
五方淬体小成后,需入繁华都城,于市井最热闹的街道旁盘膝而坐。闭目感万人行走的“踏地声”——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无形之力,自地面传入体内,如千军万马在经脉中奔腾。需以意念引导这股力,反复冲刷四肢百骸:冲骨骼,则骨密度倍增;冲肌肉,则肌纤维变粗;冲皮肤,则皮层增厚。
修炼时,肉身会发出“嗡嗡”的共鸣声,与地面震动相合,皮肤上会浮现细密的“田垄纹”——此纹与农田垄沟一致,是“承载万民”的标志。纹络越深,承载之力越强:浅则可负千斤,深则可扛万斤巨石而面不改色。
大成“镇岳身”:
当田垄纹布满全身时,淬体功成。此时肉身有三显:
一显“大地色”:肌肤呈健康的土黄色,日晒雨淋不褪色,如饱经风霜的老树皮;
二显“山河脉”:血管隐现,如江河在大地流淌,动则气血奔涌,静则气息绵长;
三显“万民相”:闭目时,周身会浮现模糊的万民虚影,如无数人在托举着你——此为“人道气运”加持之象。
此时,肉身可硬撼仙家法宝:飞剑斩来,仅留一道白痕,片刻便愈合;法宝砸落,如被大地承接,修炼者最多后退三步,脚下地面却会龟裂——这是将冲击力导入大地的法门。更奇的是,只要双脚踏地,便能源源不断汲取地气补充消耗,纵是大战三日三夜,亦难力竭。
淬体禁忌:不可离地修炼超过七日。人皇淬体以“大地”为母,离地过久则地气断绝,田垄纹会逐渐变淡,肉身强度骤降。古时有位将军,乘仙船征战海外,七日未踏地,归来时竟被寻常刀剑所伤,便是此理。
第四章剑法口诀·定世篇(详释)
人皇剑法,非杀伐之术,乃“定世”之器。剑者,“检”也,以剑检善恶、定是非、安民生。故剑招中无花哨闪避,多沉稳格挡;无赶尽杀绝,多点到即止。所用之剑,亦无需神兵,凡铁铸就的“三尺青锋”即可——剑之威,不在锋利,而在持剑者的“人道公理”。
口诀曰:“人皇持剑非为杀,只为人间定经纬。一剑划开是非界,二剑斩断冤仇累。三剑扶起将倾厦,四剑护得稚子睡。五剑引河归故道,六剑唤得五谷肥。七剑昭昭明善恶,八剑赫赫镇魑魅。九剑归鞘天下定,炊烟升起万民归。”
剑法九式详解:
第一式·经纬分明
剑招:剑尖斜指地面,缓缓上挑,划一道平直弧线,如划界碑。
要义:此式为“立规矩”,剑过处形成无形屏障,善者可进,恶者难越。修炼时需于两国界碑前练剑,感“疆界不可侵”之意,使剑光带土黄色,触之如撞城墙。当年周公制礼,以此式划“邦国之界”,诸侯见剑光屏障,皆不敢越雷池一步。
实战:遇纷争时,一剑划地,可使双方暂时停手,冷静对峙——此乃“公理”震慑之力。
第二式·恩怨两清
剑招:剑走圆弧,左划太极,右带圆弧,如调解员摆手。
要义:此式为“解纷争”,可引双方力道相消,化戾气为平和。修炼时需于乡里调解堂外观察,悟“退一步海阔天空”之意,剑招需柔中带韧,如棉裹铁。汉初曹参为相,常以此式化解大臣争执,剑未伤人,却使双方握手言和。
实战:遇私斗者,剑圈一绕,可使双方兵器脱手,且心中戾气渐消,愿听劝解。
第三式·擎天之柱
剑招:竖剑于胸前,剑脊朝外,双脚生根,如撑天巨柱。
要义:此式为“护苍生”,专挡群攻、硬撼强敌,剑光可化为丈许光幕,护住身后之人。修炼时需于危楼之下练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