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刊初立(1 / 3)

加入书签

第59章新刊初立(第12页)

大观园项目组的成立,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不仅改变了园内姐妹们的日常生活,更催生了许多新的气象。

那日贾母提议的“报刊”

之策,更是让众人兴奋不已,连日来,秋爽斋成了最热闹的所在。

这日,探春、宝钗、李纨、迎春、惜春并新近身体大好的黛玉,齐聚晓翠堂,商议这报刊的具体事宜。

桌上摊着纸墨,众人围坐,脸上都带着跃跃欲试的光彩。

“祖母提议办这报刊,实在是妙极!”

探春率先开口,眼眸晶亮,“只是,总得有个响亮又贴切的名字才好。

诸位姐妹可有好主意?”

李纨素来沉稳,便道:“既是园中姐妹心血所聚,不若就叫《大观集》或《闺阁雅音》,倒也端庄。”

惜春正拿着炭笔在纸上随意勾勒,闻言抬头:“《雅音》虽好,未免有些泛了。

我们作画,也是雅事。”

迎春细声细气地附和:“二姐姐说的是。”

宝钗沉吟片刻,道:“名字须得易记,又与我们有些关联。

咱们的诗社名为‘海棠’,海棠花开似锦,寓意也好,不若就叫《海棠集》或《海棠新声》?”

“《海棠新声》……”

黛玉轻声重复,纤指抵着下颌,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灵动的神采,“‘新声’二字甚好,恰合我们初试啼声之意。

只是,我倒觉得,既是报刊,意在传播新知,记录我们园中点滴‘新事’,不若就叫《海棠新刊》?

既承了诗社之名,又点明了刊物之实,且‘新刊’二字,更显勃勃生气。”

“《海棠新刊》?”

探春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好!

这个好!

林姐姐果然心思灵巧!

既雅致,又点题,就定这个名儿了!”

众人皆点头称善,刊名便就此定下。

接着又商议刊内容,定下期可收录姐妹们的诗词新作、书画小品(惜春主动包揽了插图之事)、读书心得(黛玉、宝钗皆可供稿)。

还可加入宝玉、贾兰等人合适的文章,以及探春打算撰写的“高产农作物培育初探”

(基于稻香村试验田的观察),宝钗整理的“蘅芜苑香草辨识与简易香方”

,甚至李纨也可写些持家育子的心得。

内容务求雅俗共赏,清新务实。

“刊印之事,我已与母亲商议过,”

宝钗接口道,她如今正式打理薛家生意,行事更见干练,

“薛家在京中有相熟的信誉良好的书局,刻印装帧皆可交由他们,质量与时效皆有保障。

只是这售卖与利润……”

探春立刻道:“按我们之前商定的章程,所得利润,除却支付刻印成本,余下的,一部分充入园内‘活动基金’,另一部分,则按供稿多寡、优劣进行分配,如此方能激励众人,也算按劳取酬,公平合理。”

她看向宝钗,“只是这定价……”

宝钗早已成竹在胸:“初期刊物,意在打开局面,不宜定价过高。

我核算过成本,若印数适中,定价每册二百文,寻常读书人亦能承受。

先在薛家京中几处书铺寄卖,看看反响。

若销路好,再考虑增印或交由南方书商。”

众人见她思虑周全,账目清晰,无不叹服。

一套完整的《海棠新刊》运作流程,便在姐妹们的集思广益中初步成型,决定先试行半月刊印一次。

正事商议得差不多,气氛愈活络起来。

忽听得外面丫鬟笑着通报:“史大姑娘来了!”

帘栊一响,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