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新制(3 / 4)

加入书签

“其一,分天地两班,天班卯时进,酉时出,地班酉时进,卯时出。每班三十六人,轮休六人。”

工匠们顿时炸开了锅。老磨工孙大锤挤出人群:“大人,自古磨坊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夜班...”

“孙师傅请看。”姜淮不慌不忙展开一幅绢图,“这是本官设计的'五步磨粉法'。“图上详细标注着从净麦到装袋的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用不同颜色标出所需人手。

“每盘磨头配三人:一人添麦,一人筛粉,一人装袋。三盘磨为一组,另设巡查二人。”姜淮指着图表解释,“如此既不乱人手脚,又能让各位专注所长。”

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个黄铜物件:“这是本官让匠作监特制的标准筛。”铜筛在晨光中闪着冷光,“筛出的面粉分三等:过此筛者为'上白',过竹筛者为'中白',余者为'常白'。”

工匠们凑上前观察铜筛上细密的孔眼,有人小声嘀咕:“这比我家婆娘用的罗还细...”

“工钱也分三等。”姜淮提高声量,“每日超额完成者,额外赏'勤勉银';所磨面粉全数达标者,赐'精工牌'一枚,积十牌可免全家半月徭役。”

人群听完瞬间骚动起来。

怎么突然搞这么严了,不过有额外赏银也算不错。

一直沉默的年轻工匠李二突然问:“大人,夜班可有照明?”

姜淮嘴角微扬:“每盘磨配两盏鱼油灯,工舍备有姜汤暖胃。“他顿了顿,“另设'更寮'三间,供夜班工匠小憩。”

新政实施首日,混乱在所难免。姜淮亲自在磨坊监督,时而俯身检查刚筛出的面粉,时而帮工人调整磨头转速。

酉时交接时分,天地两班工匠在磨坊门口相遇,像两条汇流的溪水。

“地班记住,三号磨水轮要常浇水降温!”天班领队高声叮嘱。

“晓得喽!三位老师傅的姜汤在更寮第二格!”地班有人回应。

姜淮站在阴影处听着,脸上浮现笑意。这种默契,正是他想要的。

五日后,产量果然翻了一番。但姜淮发现新问题同样的麦子,不同班组磨出的面粉色泽竟有差异。他连夜召集各班领队到府衙。

烛光下,几袋面粉摆在案几上。姜淮指着其中一袋:“这是天班三组昨日所磨,比地班二组的明显发黄。”

地班领队得意地瞥了眼天班同僚。姜淮却突然将两袋面粉倒入清水:“诸位请看。”

水中,天班的面粉很快沉淀,而地班的却浮起些微黑渣。“地班为求速度,没等麦子晒透就入磨。”姜淮声音转冷,“从今日起,设立'监磨官'一职,每班由工匠推举两人担任。”

老磨工孙大锤突然跪下:“大人明察秋毫!小老儿愿第一个当这监磨官。”

姜淮微微点头,很是欣慰,“如此甚好!”

半月过去,磨坊运作渐入佳境。这日姜淮正在验看新到的麦子,忽闻磨坊方向传来欢呼。他匆匆赶去,只见工匠们围着中间一盘磨头手舞足蹈。

“大人!”李二兴奋地跑来,“孙师傅改良了水轮装置,现在一盘磨能省一个人力!”

姜淮仔细察看那架加装了竹制传动杆的水轮,水流冲击下,传动杆带动磨头匀速旋转,确实稳定得多。

“好!”姜淮击掌赞叹,“赏孙师傅绢帛三匹,所有参与改良者各赐'精工牌'一枚!”他转向王德才:“立即绘制新装置图样,其余九盘磨头照此改造。”

傍晚,姜淮独自在磨坊巡视。夕阳透过新装的窗棂,在雪白的面粉堆上洒下金色光斑。

他伸手捞起一把面粉,细密的粉末从指缝间流泻,像一道微型瀑布。

这白色瀑布背后,是两班工匠额头的汗水,是监磨官严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