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血液中的手掌(5 / 5)
。
我只知道,那天我把她拉上来后,问的第一句话是:‘你愿意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
她哭了两个小时,然后说:‘谢谢你让我还能被人听见。’
如果这台机器能让更多人听见彼此……那就让它继续运行吧。”
掌声雷动。
十年之后,第一艘载人星际飞船启程探索半人马座。临行前,船长请求携带一件物品登舰。不是国旗,也不是圣典,而是一本手抄版《守望实录》,扉页上写着:
>“若遇他者文明,请先播放这段音频:
>‘那天雪很大,他把自己的围巾给了我这个流浪汉。’
>因为这不是胜利的宣言,而是生存的证明。”
飞船升空那夜,全球数十亿人仰望星空。许多人点燃蜡烛,打开录音机,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声音被“灯塔”收集,打包成人类文明的“心跳包”,持续不断地射向宇宙深处。
而在喜马拉雅之巅,新的龙刀正在形成。
地质学家监测到,山顶一块千年玄冰内部,正缓慢凝聚出金属晶体结构,其成分前所未见,放射性极低,却能吸收并储存声波振动。经分析,那些振动频率,恰好对应近百年来全球范围内所有公开讲述的《守望实录》篇章。
“它在重生。”陈默站在观测站外,望着雪山喃喃道。
林知遥站在他身旁,手里握着一枚徽章,上面刻着:“言出即行,心燃即光。”
“你觉得,未来还会有人继续讲下去吗?”她问。
陈默笑了笑,指向山下村庄。那里,一群孩子正围着一位老兵,听他讲述抗洪救灾时同伴牺牲的经过。一个小女孩听完后,掏出铅笔,在作业本上写下:
>“英雄不怕死,怕的是被人忘记。
>所以我要记住他,还要告诉我的孙子。”
“会的。”陈默说,“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就永远有人愿意讲。”
风起了。
雪又下了。
而在千千万万个屋檐下,灯火依旧明亮。
有人点燃蜡烛,翻开书页,轻声说道:
“从前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