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附加值带来的便利(4 / 6)

加入书签

足啊!”

    他的话语里,既有对两人能力的恭维,也隐晦地表达了“不打招呼”带来的困扰,但姿态放得很低,完全是协商和沟通的语气。一阵卷着细碎煤尘的风吹过,他下意识地侧了侧身,用手在面前轻轻扇了扇。

    叶晨何等聪明,自然听出了李建国的弦外之音,也明白他态度如此客气的原因。

    他微微一笑,既不居功,也不怯场,回应得体的同时,也保持着记者应有的独立立场:

    “李市长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记者该做的事情,如实报道真相。王师傅的事迹感人至深,我们也不忍英雄被埋没。

    相信在市里的重视下,后续的善后和宣传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这也是对王师傅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叶晨的声音平和,却像井下的掘进机一样,稳稳地向前,不着痕迹地重申了媒体的监督职责。

    一番看似平和,实则暗含机锋的寒暄在弥漫着工业气息的院门外进行着。阳光透过薄薄的煤尘,给三人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有些朦胧的光晕。

    李建国的主动示好,既是迫于形势,也是基于对两人背后能量的权衡。而叶晨和田晓霞,则凭借着职业的敏锐和潜在的背景,在这矿区特有的背景音中,在这场无形的交锋中,稳稳地站在了有利的位置.......

    结束了铜城之行,叶晨和田晓霞坐上了回省城的飞机。飞机引擎的轰鸣取代了矿区的嘈杂,舷窗外是绵延的云海和下方逐渐缩小的黄土沟壑。

    田晓霞靠在座椅上,回想起李建国那张热情周到,却又让人感觉隔着一层的脸,忍不住撇撇嘴,对身旁的叶晨吐槽道:

    “师傅,那个李建国,也太滑了吧?表面功夫做的十足,话说的滴水不漏,可我怎么感觉那么不实在呢?跟个泥鳅似的,抓不住一点错处,也摸不清他真实想法。”

    叶晨没有立刻附和,他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转而看向田晓霞,眼神里没有赞同,反而带着一丝罕见的严厉。

    他的声音平静,却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打破了田晓霞略带情绪的评价:

    “小霞,你觉得他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客气?甚至可以说是带着几分谨慎的热情?”

    田晓霞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下意识的回答道:

    “因为我们是省报的记者?他感到理亏,怕我们继续深挖?”

    “这只是最表层的原因。”

    叶晨摇了摇头,决定不再让这个姑娘停留在简单的表象认知上,他需要引导田晓霞看清水面的冰山:

    “你换个角度想,如果我只是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记者,你也不是田福军的女儿,我们两个还能享受到李建国亲自送到门口,热情寒暄的待遇吗?”

    叶辰的话语直接、犀利,没有任何遮掩,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包裹在现实外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