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附加值带来的便利(2 / 6)
; 第三,烈士遗孤明明今后的教育问题,市里会全程关注,给予保障!
第四,我们将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向王世才同志学习的宣传活动,让他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在全市人民心中生根发芽!”
这一连串的承诺,又快又响,显然是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紧急商定好的。既是对家属的安抚,更是做给在场的省报记者看的。
叶晨和田晓霞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照不宣。铜城市里的动作确实很快,这番“危机公关”可谓是标准流程。
无论如何,这些实实在在的承诺,对惠英嫂子和明明未来的生活,总归是一层重要的保障。这也正是他们报道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让英雄得到告慰,让生者得到关怀。
小小的屋子里,一时间挤满了关怀和慰问,但在这些场面话和热闹表象之下,是叶晨和田晓霞,这两位记者笔下流淌出的真相的力量,是一个家庭破碎后的悲?,也是一座城市在舆论压力下的紧急应对。各种情绪和目的,在
这狭小的空间里微妙的交织......
两拨人几乎是前后脚离开了那间低矮,门前还散落着未扫净煤灰的平房。
院外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矿区特有的,混合着煤尘与远处食堂传来的淡淡油烟味。
几株顽强生长在墙角的白杨树,叶子蒙着一层灰,在微风中无精打采地摇曳着。
在狭窄的、被来往矿工踩得坚实的土路上,副市长李建国快走几步,脸上迅速切换成热情而不失稳重的笑容,主动迎上了正准备离开的叶晨和田晓霞。
午后的阳光斜照下来,在他略显发福的身躯和锃亮的皮鞋上投下短短的影子。
“叶记者,田记者,请留步!”
李建国声音洪亮,带着官场上惯有的那种穿透力,伸出手来。不远处,一辆黑色的上海牌轿车和几辆吉普车静静地停在那里,司机们恭敬地等待着。
叶晨停下脚步,转身,从容地与他握了握手:
“李市长好。”
田晓霞也微微点头致意,一阵微风吹过,拂动了她前的短发。
“二位记者同志,辛苦了!”
李建国紧紧握着叶晨的手,语气显得十分诚恳,目光却不易察觉地快速扫过两人略显风尘仆仆的衣着和叶晨肩上那个半旧的采访包,然后说道:
“感谢你们深入一线,挖掘并报道了王世才同志这样的英雄典型!你们的报道,不仅弘扬了社会正气,也对我们铜城市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推动作用啊!”
他说话时,旁边锅炉房恰好传来一声沉闷的排气声,仿佛在为他的话语加注标点。
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滴水不漏。然而,在他心底深处,对这两位不速之客并非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