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文人的操守(3 / 6)

加入书签

sp;王世才的悲剧,他要亲手揭开;惠英母子的困境,他要伸手援助;而田晓霞的人生,作为她的师父,他更要亲手守护,这一切就都从手中这篇浸染着血和泪的报道开始吧......

    铜城的清晨,空气中还残留着夜的凉意,煤尘味似乎也比白日里淡了些。田晓霞几乎是一夜未眠,脑海里反复回想着王世才的事迹,和那对孤儿寡母未来的艰难。

    天刚蒙蒙亮,她就轻手轻脚的起床,洗漱完毕,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但眼神清亮的脸庞,她深吸了一口气。

    田晓霞小心翼翼的背上那个半旧的相机包,这是她去到省报实习的时候,父亲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她记者生涯中重要的伙伴。

    她没有去敲隔壁师父的门,既怕打扰他休息,也带着一点想独自完成这件事的决然。田晓霞打算去市里的信托商店,把这台心爱的相机卖掉,换些钱留给惠英嫂子,哪怕能稍微改善一下她们眼前的生活也好。

    然而,当田晓霞刚踏出招待所,那扇略显沉重的玻璃门,就愣在了原地。熹微在晨光中,叶晨正从不远处慢跑回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呼吸均匀,身上带着运动后的热情。

    他看到整装待发的田晓霞,尤其是这个姑娘,肩上那个鼓鼓的相机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嘴角牵起一丝温和的打趣笑容:

    “晓霞,这一大早就全副武装,怎么?是要撇下师父,自己去搞个独家新闻?”

    叶晨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却清晰有力。

    田晓霞的脸颊瞬间有些发烫,像是做坏事被当场抓住的孩子。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相机包的背带,随即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坦诚:

    “师傅,您就别取笑我了。今天咱们不是要去看惠英嫂子和明明吗?我......我身上带的钱不多,现让家里往铜城这边汇款,手续麻烦不说,时间也来不及。

    我就琢磨着,把我爸送我的这台相机给卖了,换些钱留给惠英嫂子,她们现在肯定很需要!”

    叶晨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感动和赞赏。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姑娘,她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像一道暖流,瞬间击中了叶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一刻,叶晨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幅画面,那是尚未上映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高干子弟赵蒙生,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梁三喜的遗孀买营养品,毅然卖掉了自己真爱的进口相机。眼前的情景,与那虚构却无比

    真实的一幕何其相似?

    然而在这个世界里,那部感动无数人的电影还未诞生,田晓霞也根本无从“学习”赵蒙生。这完全是她发自内心的,下意识的善良之举。

    也正因如此,才更显得这份心意的纯粹和可贵。它超越了任何形式的模仿和说教,是根植于田晓霞骨子里的悲悯和担当在闪光

    叶晨没有立刻说话,他只是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徒弟田晓霞的肩膀,动作充满了无声的嘉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