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余波(3 / 6)

加入书签

    新闻部主任接过稿纸,扶了扶眼镜,迅速浏览起来。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移动,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而凝重。

    王世才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事故背后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以及叶晨在稿件结尾时对英雄身后事,对矿工生存环境的深沉叩问,都让这篇报道超越了普通的事故新闻,具备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冲击力。

    “好!写的好!“

    主任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职业性的兴奋光芒,大声说道: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报道!弘扬正气,彰显英雄,也直指问题!”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一篇高质量的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稿件!主任立刻拿着稿件,亲自找到了值班的主编。

    主编在仔细阅读后,同样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当机立断的说道:

    “版面不是已经预留出来了吗?立刻启动加急流程!校队、审核、排版,一路绿灯!务必确保明天头版见报!”

    随着主编的一声令下,整个省报编辑部如同精密的机器,围绕着这篇稿件高速运转起来。

    先是校对环节,经验丰富的老校对员被紧急召集。他们逐字逐句地核对着老周整理记录的文档,确保没有任何错别字、数据错误或语法歧义。

    对于“王世才”、“安锁子”、“大牙湾”等地名人名,更是反复确认,办公室里只听见翻动稿纸和医生核对的沙沙声。

    接下来就是审核流程,稿件迅速通过了值班编辑和新闻部主任的复审,主编最终签发“同意发排,头版显著位置”的最终意见。流程虽紧,但每一步都严谨无误。

    拿到签发稿的排版车间,在接到稿件后也立刻忙碌了起来。此时的报纸排版还是“铅与火”的时候。排版工人根据文稿,在密密麻麻的字架上,熟练地捡出一个个铅活字,放入手托的排字盘中。

    车间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油墨和金属气味,工人们知道这是加急任务,手上动作飞快,铅字碰撞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仿佛在敲击着时代的鼓点。标题被特意选用了醒目的黑体字,以凸显其重要性。

    版面初步排好后,通过打字机印出“清样”,再次送回编辑部进行最后核对。编辑们围着清样,做最后的检查,确保版面美观,没有错漏。

    最终确认无误的清样被迅速送往报社下属的印刷厂,印刷厂的轮转印刷机早已准备就绪,巨大的滚筒和成卷的新闻纸严阵以待。

    当胶片或纸型送达,制版、上机、调试、开印......一系列流程在深夜的印刷车间里轰鸣着展开。带着浓重油墨味的报纸,如同雪片般从机器末端飞速吐出,被捆扎成摞,等待着发往全省各地。

    这一夜,省报社的许多办公室都亮着灯。从主编到校对,从排版工到印刷工,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篇新闻报道,更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以及一股能够涤荡人心,推动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