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拉腊中校的怨气(3 / 5)
美,以前意大利人也很不受待见,许多意大利人在种植园或农场从事近乎奴隶制的苦役,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他们被看作是可消耗的劳动力,或者是用来“漂白”人口的工具。
在欧洲,主要是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意大利人同样被视为廉价的、愿意从事肮脏危险工作的劳动力,经常因抢走本地人的工作而遭到敌视。
总而言之,现在意大利移民本身就和廉价,素质低,危险人群等挂钩,意大利统一后,南美各国对意大利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扭转,毕竟统一的意大利对于南美诸国来说,也是强国和大国。
在意大利移民里,也只有当年前往东非的群体过上了好日子,就比如曾经东非的纺织业之都——内罗毕。
只不过代价是意大利移民在东非完全“褪色”,融入了东非的大家庭之中,而且本身携带的意大利文化,也成为了东非文化的一部分。
比较典型的就包括东非的餐饮文化,就吸收了不少意大利的内容。
瓦尔德斯上校说道:“以前意大利可是远远不如西班牙,现在却超越我们,成为了列强中的一员,并且整体实力比我们领先太多。”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西班牙的所谓自由主义者,工党,共和派,这些人每天只会无休止的争吵,一点实事也不干,西班牙不被意大利超越才奇怪。”
“所以我们西班牙也需要意大利,德国那样的强势政府,并且将西班牙拧成一股绳,减少内耗。”
“以我们西班牙的条件,不说达到德国,东非,美国那种水平,也应该超过意大利,追赶法国。”
瓦尔德斯上校对西班牙未来的畅想,并不敢过于大胆,毕竟西班牙的情况太糟糕,而且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已经丧失了不少。
如果还是几百年前的西班牙帝国,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那或许可以碰瓷一下现在的英国。
但是,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基本丧失殆尽,唯一留存的几个,也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
因此,西班牙未来在国际竞争中,只能依靠本土,这对西班牙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提出了要求。
可是西班牙的土地虽然不少,但是实际可以利用的国土却远比不上同体量的欧洲国家,面临比较严重的缺水问题,不少地方比较干旱,甚至干脆是荒漠,而这也是曾经阿拉伯教能够在西班牙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
阿拉伯教曾经称霸伊比利亚半岛长达近八百年,本身就和这里的气候环境有重要联系,所以阿拉伯教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伊比利亚半岛具有一定的适配性。
人口方面,西班牙也不能和同体量的欧洲国家碰瓷,即便人口存在明显短板的法国,也比西班牙多出了一千多万,西班牙人口勉强超过两千五百万,而法国大约四千一百多万。
意大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