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七五总结(4 / 5)

加入书签

划就不是在七五期间完成,而是一直延续到八五期间。

    而按照现在卡布拉巴萨水电站的建设进度,再过两三年时间,就可以竣工。

    在七五规划期间,海外工程项目是东非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其代表就是北非铁路,同时,东非在海外殖民地和南美也修建了不少基础设施项目。

    “总的来说,帝国的七五规划,基本顺利完成,成功让帝国工业和经济在整体质量上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稳固了帝国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实现了经济上的高质量发展,补齐了几乎产业领域的所有短板。”

    “使得帝国工业和经济发展速度,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苏联。”

    苏联现在的发展速度,完全建立在苏联基础薄弱,所以更容易出成绩上,对于这一点,东非政府倒是并不怎么担心,毕竟这也是东非曾经走过的路。

    不过,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震撼就比较深刻了,尤其是对德国而言,如果不是吞并了奥匈帝国,恐怕德国在苏联旁边都睡不好觉。

    弗里德里希皇储这时候总结说:“七五规划期间,是帝国经济和工业发展相对困难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尤其是世界局势的动荡,让帝国失去了不少海外市场,同时世界经济大危机背景下,帝国也受到了波及。”

    在七五期间,因为欧洲局势动荡,尤其是奥匈帝国的动荡,让东非直接失去了中东欧这个原本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除此外,苏联工业的发展,也让苏联在对东非的工业产品进口比例大幅度下降。

    加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整个世界市场都大幅度萎缩。

    所以弗里德里希皇储所说的巨大外部压力是十分客观的,地缘变化,还有经济危机,东非可以说是重要的受害者,毕竟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东非的海外出口受损严重。

    弗里德里希皇储接着说道:“但是,我们顶住了世界经济的逆流,积极寻找新海外市场,并且积极转型国内产业,发展本国消费市场,通过这些举措,维持了帝国在七五期间经济上的稳步增长。”

    “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感到乐观,因为八五期间,我们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挑战。”

    是挑战也可能是机遇,如果在八五期间,世界局势没有根本性变动,对东非肯定是不利的,这意味着其他列强能腾出手和东非保持竞争,并且,原本被分割成数块的世界市场,也不可能重新整合在一起。

    而如果在八五期间,二战爆发,东非大概率可以像一战时一样,吃上“人血馒头”,所以,东非政府肯定还是希望复刻一战时期经济发展机遇的。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在八五期间,帝国要继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维护和投入,对南美,西非,南洋,北非,中东等市场,展开合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