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七五总结(3 / 5)

加入书签

nbsp;   这些因素迭加在一起,就让南方经济和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且直接让马普托和新汉堡港两座城市人口挤入百万俱乐部。

    “1935年,帝国钢铁产业也有新的突破,在大萧条期间,帝国钢铁是唯二维持正增长的主要大国,截止到1935年底,帝国钢铁产量已经突破六千万吨,远超其他国家。”

    “石油,铜,电力,水泥等等,产量都排在世界首位。”

    “汽车产量也重回世界第一,年产量超过四百万辆,家电产业规模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

    “航空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开采,船舶制造,机床等也排在世界第一梯队。”

    在七五规划以前,东非的工业整体质量是不如德国的,但是七五规划完成时,东非工业不仅体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工业质量也已经不逊色于德国。

    这也意味着自二十年代以来,东非的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基本完成,东非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工业第一大国和强国。

    即便在一些东非不擅长的工业领域,目前和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强势产业,差距已经拉到了最低,就比如德国机床和化工产业,英国的船舶制造业,至于美国,并没有完全强于东非的工业大项。

    即便在美国的优势产业领域,也只能和东非打个平手,各有所长。

    自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东非借助这个窗口期,在高端产业和科研领域,就实现了对美国,德国的全面追赶。

    美国原本就和东非一样,都是重量轻质的工业大国,但是,在二十年代,东非就已经调转了车头,并且借助经济大萧条的东风,顺利对欧洲实现了追赶。

    “在七五期间,帝国轻工业发展也十分突出,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家电产业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如今帝国已经是一个轻重工业并重的工业大国,没有明显短板,同时第三产业也在飞速崛起。”

    一直到20世纪初,东非都是一个产业结构十分不均衡的国家,就和现在的苏联一样,轻工业发展比较落后。

    毕竟东非全面开放市场也就是1910年后,而通过这十多年的发展,东非的轻工业也彻底爆发,缩小了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差距。

    “七五规划期间,我国的重工程项目,除了卡布拉巴萨水电站以外,也基本完成,包括电气化铁路,水电项目,海外铁路项目等等,在七五规划期间,国家完成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

    “这也是帝国摆脱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原因,并且维持了东非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于卡布拉巴萨水电站的建设,在七五规划期间没有完成,完全在东非政府的心理预期之内,毕竟当初实施这个工程项目以前,东非的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