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谁家烟囱先冒烟(2 / 2)
摸过秧苗。今儿……”
他突然跪在雪地里,铁皮桶“当啷”掉在脚边,“今儿这苗儿,比我亲儿子还金贵!”
林英弯腰把他扶起来。
李瘸子的手像块老树皮,攥得她生疼:“李叔,您这腿是瘸了,手没瘸。”
她指了指铁皮桶,“您能焊出这暖秧柜,就能种出十亩地的稻子。活路在手,不在天。”
李瘸子的眼泪砸在雪地上,砸出个小坑。
他弯腰捡起铁皮桶,喉结动了动:“明儿我就去后山砍竹子,给暖秧柜加层竹篾,省得烫着苗儿。”
可喜悦没持续多久。
陈默抱着账本冲进林英家时,额角还挂着汗:“英子,出事儿了。”他推了推眼镜,镜片上蒙着层白雾,“冰育米能收三季,可咱们现有的粮囤……”
他翻开账本,纸页“哗啦”响,“最多存下一季的量。要是全收了,剩下的米没处放,得发霉生虫。”
林英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玉坠。
那玉坠贴着皮肤发烫,像块烧红的炭。
她望着窗外堆得老高的草垛,往年这时候,草垛里该藏着半冬的干菜,如今却塞满了新收的稻子。
突然,她想起空间最东边的废弃猎屋。
那地基早被她翻整过,土又松又软,还带着股若有若无的寒气。
“跟我来。”她拽着陈默往老祠堂走。
祠堂的青砖缝里结着冰,门楣上的“林氏宗祠”四个字被雪盖住了半边。
林英蹲在供桌前,用铁锹往香灰里挖,她早趁夜把空间里的“寒光米”埋在这里。
那米混着山阴处的冻土,带着股凉丝丝的劲儿,最能防蛀。
“祖宗显灵了!”最先围过来的王婶突然尖叫。
她扒开香灰,露出底下泛着冷光的土:“这土……摸着像冰块,可攥久了手不疼!”
“这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灵土’。”林英拍了拍手上的灰,“铺在粮囤底下,米不生虫不返潮。”
村民们疯了似的往家跑。
李瘸子扛着铁皮桶,王铁柱抱着陶瓮,连雪窑婆都颠着小脚,用围裙兜了半兜“灵土”。
田守田是最后走的。
他蹲在供桌前,用指甲挑了点土装进军用水壶,眼神复杂得像团雾。
后来林英在他交的报告里看到一行小字:“土含微量寒气,疑为山阴玉屑。”
当夜,林英站在空间里。
月光透过寒潭照进来,水面浮着层金纹,像撒了把碎金子。
她摸了摸储物间的木门——那门原本只能存猎物,如今她用空间里的千年寒木加固,竟能“吃”进外界的粮袋。
一袋米放进去,能腾出十袋的位置。
寒潭的水突然转起了漩涡,把储物间溢出的热气卷走,顺着地脉往村东头的雪窑淌。
“英英?”陈默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明儿田站长说要带邻村的人来参观。他们赶着驴车,拉了半车麻袋,说是要换‘冒烟土’。”
林英应了声,转身往百亩洞天走。
月光下,她看见寒潭边的泥地上有几粒稻种。
那是她今早试验时撒的,裹着温湿的土,还沾着冰晶。
她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那土暖得像刚出灶的馒头,冰晶却凉得刺骨。
“明儿试试。”她轻声说,“把稻种直接埋进这土和冰的混和物里……”
村外的山道上,驴车的铃铛响了。
赶车的汉子扯着嗓子喊:“靠山屯的同志,我们冻骨屯来换‘冒烟土’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