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包子印了龙凤纹(2 / 4)

加入书签

文书脸色惨白——这些事都是他私下干的,孙二娘竟全知道。

“你要是说实话,”孙二娘收起刀,“就把李虞侯的事抖清楚,不然这些账算下来,够你掉脑袋。”

刘文书咬了咬牙:“李虞侯还说,三日后要放火烧老窑,嫁祸给梁山,再派兵剿了十字坡!”

三、窑中设伏

老窑在黑风岭深处,洞口被藤蔓遮着,像张巨兽的嘴。孙二娘带着张青、陈阿狗和十几个后生,提着灯笼往里走,密道比想象的深,石壁上渗着水,滴在地上“嗒嗒”响。

“按图上看,奏折藏在第三岔口的石缝里。”张青举着灯笼,光照在石壁的刻痕上,“这是当年窑工挖的逃生道,没想到成了藏东西的地方。”

走到第三岔口,陈阿狗突然喊:“这儿有动静!”他指着石缝,里面露出个油纸角。孙二娘伸手一摸,掏出个布包,里面果然是奏折副本,墨迹还带着潮气。

“快撤!”孙二娘把布包往怀里塞,“李虞侯的人怕是快到了。”

刚出洞口,就见火把连天,李虞侯带着几十个兵丁围上来,手里的弓箭对着他们:“把奏折交出来!”

孙二娘往身后的藤蔓指了指:“早烧了!”

李虞侯冷笑:“烧了?那就把你们都烧死!”他举弓就要射,突然脚下一软,掉进了后生们挖的陷阱,兵丁们顿时乱作一团。

“动手!”张青喊了声,乡亲们从藤蔓后冲出来,手里的石块、柴刀往兵丁身上招呼。孙二娘的剔骨刀舞得像雪片,转眼间就砍倒三个。陈阿狗抱着捆柴往兵丁堆里扔,张青点火一烧,火借风势,把兵丁们逼得连连后退。

四、纹印民心

天亮时,李虞侯被捆在老窑前,身上的官服被撕破,嘴里塞着布。朱都头拿着奏折副本,气得直发抖:“这等奸贼,竟敢私通辽人!”

孙二娘把龙凤包分给后生们:“尝尝?这龙纹凤纹,看着金贵,其实不如咱这包子实在。”她指了指围观的乡亲,“民心才是真龙凤,谁要是亏了民心,迟早栽跟头。”

回十字坡的路上,陈阿狗捧着个新烧的龙凤纹瓷盘:“孙二娘,俺把这纹刻在盘上,以后咱的包子就用这盘装,让大伙儿都记得今儿个的事。”

孙二娘接过瓷盘,阳光照在上面,龙凤纹闪着微光。她突然想起黄衫客的话,民心做馅的包子,果然嚼着香。

李虞侯被捆在老窑前的槐树上,嘴里的布条被朱都头扯掉,他梗着脖子嘶吼:“你们敢动我?我可是高俅大人跟前的人,等我出去,定将这十字坡夷为平地!”

孙二娘拎着刚出炉的龙凤包走过去,把一个包子狠狠塞到他嘴边:“先尝尝这个再放狠话。你看这龙凤纹,印在包子上是给乡亲们添喜,印在你这种人身上,就是催命符。”

李虞侯偏头躲开,包子掉在地上,沾了层泥。“呸!乡野村夫的东西,也配让我碰?”

“配不配,不是你说了算。”张青上前一步,一脚踩在他脚踝上,“你私通辽人、贪墨军饷的罪证都在这奏折里,就算高俅来了,也保不住你。”

朱都头拿着奏折副本,对围观的百姓朗声道:“大伙儿听听,这奏折里写得明明白白,李虞侯借着押送军粮的由头,把三千石粮食偷偷卖给了辽国,还虚报损耗,把银子揣进自己腰包!”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骂声此起彼伏。有个老汉气得发抖:“俺儿子在边关当兵,去年就是因为粮草不济,冻饿而死……原来是被这等奸贼害的!”

孙二娘看火候差不多了,对朱都头道:“朱都头,人证物证俱在,该送他去济州府衙了。只是这奏折正本还在老窑深处,得派人去取回来,那才是最硬的凭据。”

朱都头点头:“我带两个衙役去取,你们先带着李虞侯回府衙。”

谁知刚要动身,就见黑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