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牺牲(1 / 3)
地道里的时间,失去了地上的晨昏交替,只能依靠换岗和分发那点可怜口粮的次数来模糊计算。压抑、潮湿、污浊的空气,以及对地面上情况的未知,像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然而,相比于外面的炮火连天、生死瞬间,这里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以喘息的角落,一个能够将生命短暂维系下去的巢穴。
顾清欢渐渐习惯了地下的生活。她帮忙照顾伤员,学着辨认地道里复杂的岔路和通气孔,也时常安静地坐在老秀才身边,听他讲解那些古老的句子,或者看他就着油灯微弱的光线,用那截红色的画粉,在相对平整的土壁上,写下一个个工整的汉字,教给围拢过来的孩子们。
那枚从铁盒里找到的铜铃,被她用一根细绳串起,贴身戴在了脖子上,藏在破烂的衣襟里。冰凉的铜铃贴着肌肤,偶尔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极其轻微的“叮当”声,在这死寂的地道里,像是一种无声的陪伴和提醒。
一、毒气
平静是短暂的。
一天深夜(根据值守人员的判断),地面上突然传来了不同寻常的、密集而沉重的脚步声,以及日军叽里呱啦的吼叫和军犬的狂吠。紧接着,是粗暴的砸门声、翻箱倒柜声,以及零星的、沉闷的枪声。
“鬼子进村了!搜索队!”负责了望的民兵压低声音,沿着主干道快速传递着警报。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孩子们被母亲紧紧捂住嘴巴,大气不敢出。男人们握紧了手中简陋的武器,守在主要岔路口和隐蔽的射击孔后。地道里死一般寂静,只有油灯灯芯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以及彼此压抑的、粗重的呼吸声。
突然,一股刺鼻的、带着甜腻和辛辣的怪异气味,开始从几个主要的通风口和伪装入口处,丝丝缕缕地渗透进来!
“毒气!是毒气!快!湿毛巾!捂住口鼻!”赵铁柱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在通道里低沉而急促地回荡。
人们慌乱起来,纷纷撕下衣襟,或者抓起事先准备好的布条,在水缸(地道里储存的宝贵淡水)里浸湿,死死捂住自己的口鼻。顾清欢也连忙照做,湿布堵住呼吸,带来一阵窒息感,但那刺鼻的气味依旧无孔不入,熏得人眼睛刺痛,头晕目眩。
更糟糕的是,有几个通风口似乎被敌人发现并堵住了,地道里的空气迅速变得浑浊不堪。有人开始剧烈地咳嗽,有人因为缺氧而面色发青。
“不能待在这里了!往备用通道转移!快!”赵铁柱当机立断,指挥着人们向更深、更隐蔽的岔道转移。
混乱中,人群拥挤,光线昏暗。顾清欢被人流裹挟着,踉跄前行。她紧紧捂着口鼻,感觉肺部像要炸开一样难受。
二、断后
就在大部分群众开始向备用通道转移时,主地道入口方向,突然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显然是负责警戒和伪装入口的民兵,与试图强行闯入的日军交上了火!
“队长!鬼子想硬冲!入口快顶不住了!”一个满身尘土和硝烟的民兵冲过来报告。
赵铁柱脸色铁青。他知道,一旦主入口被突破,毒气会大量涌入,敌人也会顺着主干道追杀过来,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有人断后,死死挡住主入口,为转移争取足够的时间!
“二班跟我上!其他人,加快速度转移!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赵铁柱没有丝毫犹豫,抓起一杆步枪,带着几个精悍的民兵,义无反顾地逆着人流,冲向枪声最激烈的方向。
顾清欢在混乱中回头,恰好看到赵铁柱那坚实而决绝的背影,消失在主干道昏暗的拐角处。那一刻,她想起了太奶奶故事里,为了救儿子而被埋在煤井下的沈大成,想起了在燃烧的海船上断后的吴伯……
牺牲,似乎总是伴随着“争一线生机”的过程,如同光与影,无法分割。
转移的队伍在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