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刘裕暴毙,魏军横行(5 / 7)
因?原来魏主拓跋嗣欲乘刘宋朝廷国丧的时候南侵,报复旧怨,因此将刘宋朝廷的使者执拿回去,即日遣将征兵,进攻滑台,并及洛阳虎牢。
崔浩谓伐丧非义,应吊丧恤孤,以义服人,魏主拓跋嗣听后,反驳道:“刘裕乘姚兴死后,即灭姚氏,今我乘裕丧伐宋,有何不可?”
崔浩答道:“姚兴一死,诸子交争,故裕得乘衅徼功,今江南无衅,不得援为此例。”崔浩言固近义,但刘裕乘丧伐秦,适为魏主的借口,故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魏主拓跋嗣仍然不依从,命司空奚斤为大将军,使督将军周几公孙表等人,渡河南行。
当初晋宗室司马楚之在十七岁时,带着父亲灵柩返回建康的时候。得知太尉刘裕诛杀宗室,不得已逃亡于汝颍之间,司马楚之谋求报复,于是聚集党众,占据了长社,归附他的常常有一万多人。宋主刘裕很怕他,于是派刺客沐谦杀害楚之。
司马楚之对待沐谦很厚重。沐谦夜间假装生病,知道司马楚之必定亲自来,打算趁机杀死他。司马楚之听说沐谦生病,果然亲自端着汤药去看望他。沐谦感激他的心意,于是从卧席底下取出匕首,把情况告诉他说:“将军为刘裕所顾忌和畏惧,希望不要轻率,而以保全为先。”
司马楚之叹息说:“如果像你所说的那样,即使有所防范,恐怕也会有所失。”沐谦于是委身事奉他。他以诚心待人,得士人的心,都是这种事情。
当时,王镇恶之弟王康留守关中,及宋高祖刘裕北伐,王镇恶为前锋,王康逃匿田舍。王镇恶次于潼关,王康将家奔之,高祖板为彭城公前将军行参军。王镇恶被害,康逃藏得免,携带家人出走洛阳,来到彭城,归高祖。即以王康为相国行参军。求还洛阳看视母亲,寻值关、陕不守,王康与长安徙民张旰丑、刘云等唱集义徒,得百许人,驱率邑郭侨户七百余家,共保金墉城,为守战之备。
当时有一个叫邵平的人,率领部曲及并州乞活一千余户屯守城南,迎纳逃亡的司马文荣为君主。又有亡命司马道恭自东垣率三千人屯守城西,亡命司马顺明五千人屯陵云台。司马顺明遣刺杀文荣,平复推司马顺明为主。又有司马楚之屯柏谷坞(几天奶偃师市缑氏镇东),北魏野坂戍主黑弰公游骑在芒上,攻逼交至,王康为此坚守六旬。
北魏明元帝泰常四年,东晋元熙元年,西凉的嘉兴三年,北燕的太平十一年,夏国昌武二年,真兴元年,西秦的永康八年,(公元419年)三月,山阳公奚斤占领黄河以南的土地,司马楚之与司马顺明、司马道恭派使者请求投降。
因而上表说:“长江淮水以北,听说朝廷的军队向南,无不拍手而舞,向往接受道德教化。但是受敌寇的威胁,无法前来。我顺应百姓的愿望,请求率领倾慕仁义的人作为国家的先锋。身份都是平民,没有号召力。如果给我以偏裨将领的名义,再以天子的声威相号召,则众人无不跟从。”于是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授予司马楚之假使持节、征南将军、荆州刺史。
奚斤平定了黄河以南之后,把司马楚之所聚集的人口分别安置在汝南、南阳、南顿、新蔡四郡,以充实豫州。
宋司州刺史毛德祖,屯戍虎牢,亟派遣司马翟广等人,前往援救滑台,又檄长社令王法政,率领五百人戍召陵,将军刘怜,领二百骑戍雍上,防御司马楚之。
司马楚之引兵袭击刘怜,未能得手,就是奚斤等围攻滑台,亦不能下,惟北魏尚书滑稽,引兵袭击仓垣,得于乘虚攻入。
刘宋朝廷的陈留太守严棱,自恐无法支撑,于是向奚斤处请降。奚斤顿兵滑台城下,仍然未能攻克,于是遣人至平城乞师。魏主拓跋嗣自将五万余人,南逾恒岭,为奚斤声援,且令太子拓跋焘出发屯守塞上,一面严谕奚斤,促令猛攻。
奚斤惧罪思奋,亲冒矢石,督众登城。滑台的守吏王景度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