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刘裕暴毙,魏军横行(4 / 7)

加入书签

懿。宋朝廷连遇大丧,忙碌得了不得。那嗣主刘义符,年才十七岁,也是童心未化,但知戏狎(嬉戏调笑,行为不文明的意思),一切居丧礼仪,多从阙略,特进致仕范泰,上书规谏,毫不见从。

就是徐羡之、傅亮、谢晦等,随时指导,亦似聋瞽一般,无一听纳。都中人士已料他不终;偏是北方强寇,乘隙而来,河南诸郡,遍罹兵革,累得宋廷调兵遣将,又惹起了一番战争。这就是刘宋、魏交兵的开始。事关重大,特以提明。

魏太祖拓跋珪源出鲜卑,向例用索辫发,因沿称为索头部。世居北荒,晋朝初始通贡使。晋怀帝时的拓跋猗虚,与并州刺史刘琨,结为兄弟。刘琨上表拓拔猗虚为大单于,封以代郡,号为代公。嗣复进爵为王,六传至什翼犍,有众数十万,定都盛乐,威震云中。

匈奴部酋刘卫辰,被逐奔秦,秦主苻坚大举伐代,令卫辰为向导。什翼犍拒战败绩,还走盛乐,为庶子寔君所弑,部落分散。秦主坚捕诛寔君,分代为二,西属刘卫辰,东属什翼犍甥刘库仁。什翼犍有孙名珪,由库仁抚养,恩勤周备,及长颇有智勇,为库仁子显所忌,走依贺兰部母舅家。会秦已衰灭,代亦丧乱,朔方诸部,推珪为主,即代王位,仍还盛乐,逐去刘显,改国号魏,纪元天赐。史家称为后魏,亦称北魏;因恐与三国时曹魏有混,故有此称。

刘卫辰攻打拓拔珪败窜而死。其子勃勃逃奔后秦,后为夏国。拓拔珪复而攻破柔然,掠高车,蹂躏后燕,遂徙都平城,立宗庙社稷,僭号称帝,初纳刘库仁之从女,宠冠后宫,生子名嗣(拓拔嗣)。

当初,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被赐死,道武帝拓跋珪告诉他说:“过去汉武帝准备立其子刘弗陵而杀死其母钩弋夫人(即子贵母死制),为的是不让妇人以后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政。你理当继承皇统,所以我效法于汉武帝,为你作长久的考虑。”拓跋嗣天性孝顺,听说母亲被赐死后悲哀过度,自持不住,道武帝拓跋珪对此很愤怒。拓跋嗣回到宫中,悲哀不止,日夜号哭。

道武帝拓跋珪听说,又召他前来,拓跋嗣想进入道武帝的宫中,左右随员说:“孝子事父,小的惩罚就接受了;如是大惩罚,理当回避。陛下正在气头上,你过去恐怕会遭不测,这就把您陷到不义的境地了。不如暂且出去,等到道武帝怒气消了再进去,那也不晚。”拓跋嗣害怕,便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偷偷地溜了出去。

拓跋珪后来寻获后燕主慕容宝之幼女,姿色过人,即立为后。后又见其姨母贺氏,容貌更加美艳,竟然将她本来的丈夫杀毙,然后硬夺为妃,后来产下一男,取名为绍。

魏主拓跋珪晚年服饵丹药,当时的丹药多是金石矿物所制,服用之后,极大副作用就是令人性格躁急异常,往往因怒而杀人,其贺夫人偶然不小心忤逆到拓跋珪,他亦欲对其加刃挥刀,吓得贺氏逃跑隐匿到冷宫,向子求救,其子拓跋绍已经封为清河王,因为其父拓跋珪已经中了金石丹毒,导致精神异常,狂乱急躁,为了自保母命,于是夜晚时候,潜入宫中弑杀乃父拓跋珪。

长子拓跋嗣当时受封齐王,闻事变而赶入都,派人捉拿拓跋绍,将其诛死,并杀贺氏,永兴元年十月壬申日(409年11月10日),拓跋嗣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兴。追尊母亲刘贵人为宣穆皇后,尊拓跋珪为太祖道武皇帝。拓跋嗣于是勤修政治,劝课农桑,任用博士崔浩等,兴利除弊,国内小康。

自从南军鏖战河北,失利而还,滑台一城,始终不得收复,未免引为恨事。只因刘宋开基,气焰方盛,不得不虚与周旋,请和修好,岁时聘问。

北魏亦占本书之主位,故叙述源流较比其他国要详细一些。及宋主刘裕老病去世,刘宋朝廷的使者沈范等自北魏而南归,甫及渡河,忽然被北魏士兵追来,把沈范等人拦截捉拿而去。这是为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