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绥化市《望奎县》(3 / 7)

加入书签

906-1977):无产阶级革命家

林枫是望奎县人,早年投身革命,参与领导北方地区学生运动与抗日斗争。1945年从延安赴东北,参与东北解放与建设工作,曾任东北局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在革命时期留下的手稿、公文包等遗物现存于林枫故居纪念馆,其革命经历与精神成为望奎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

2.朱雅楠:当代诗人

朱雅楠笔名沙光,望奎县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琥珀花开的爱人》《抵毁》等诗集与诗剧,其作品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传承望奎“中华诗词之县”的文化基因,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3.张贵才:皮影戏传承人

张贵才是望奎皮影“江北派”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辈学习皮影表演与唱腔设计,精通皮影操纵、唱腔演唱等技艺。他在传统剧目基础上改编现代题材作品,如《乡村新貌》等,使皮影戏更贴近当代观众;同时收徒授课,培养数十名年轻传承人,助力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4.王秀莲:满族剪纸艺人

王秀莲是惠七满族镇人,满族剪纸非遗传承人,其作品以满族生活场景、民俗活动为主题,线条细腻、构图生动,融合满族文化元素与北方地域特色。她在镇内开设剪纸工坊,既创作销售剪纸作品,又面向游客与学生开展体验教学,成为满族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

历史遗址:见证岁月变迁的文明印记

1.林枫故居遗址

林枫故居遗址位于望奎镇内,现为林枫故居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故居为青砖灰瓦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保留林枫早年生活场景,馆内展出18件手稿原件、延安时期皮质公文包等珍贵文物,后院百年榆树为标志性景观。此处既是历史遗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大量参观者。

2.通江渡口遗址

通江渡口遗址位于通江镇通肯河沿岸,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望奎西南部重要的水运码头遗址。遗址现存渡口石阶、拴船桩等遗迹,见证早年通肯河沿岸的粮食运输与商贸往来,反映望奎水运历史与区域经济发展脉络。目前遗址已设立保护标识,为研究北方内陆水运史提供实物依据。

3.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望奎县城东北角,占地2万平方米,周围古树参天,1946年“河口事件”中牺牲的冯耕夫、胡再白、王秉衡等烈士安葬于此。园内烈士墓、碑文定期维护,建有纪念广场与英烈事迹展板,是望奎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场所,每年清明有群众前来祭扫悼念。

4.西洼荒湿地古遗址

西洼荒湿地古遗址位于东升乡境内,属西洼荒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陶器残片等文物。遗址反映早期人类在湿地周边的渔猎、农耕生活,印证望奎地区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轨迹,目前随湿地保护区一同纳入生态与文物双重保护范畴。

5.望奎老城遗址

望奎老城遗址位于望奎镇老城区,现存部分清末民初的民居残垣与街道格局,原称“双龙城”,是望奎设治初期的核心区域。遗址周边保留少量传统商铺建筑,可窥见早年市井风貌,如今通过城市更新项目进行保护性修缮,成为展示望奎建城历史的活教材。

四、必游景点:自然与人文的深度邂逅

1.林枫故居纪念馆

林枫故居纪念馆位于望奎镇核心区域,是省级文保单位与国家AAA级景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亮点。馆内青砖灰瓦的建筑群还原清末民初民居风貌,展出林枫同志的手稿、旧物等18件珍贵原件,镇馆之宝为1945年延安时期的皮质公文包,暗格里藏有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