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规矩大VS拳头硬(2 / 4)
,久久未动。他知道,这已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对方不仅接收,而且理解;不仅理解,而且开始以人类的情感结构进行表达。他们不再只是模仿,而是真正进入了“共感”的领域。
他深吸一口气,写道:“你们为什么要走?”
这一次,间隔稍长。随后,文字浮现:
>“离开,是为了让更多人听见。
>宇宙太大,孤独太深。
>一颗星球的声音太微弱,但若千万个世界都能说出‘你好’,那便是光年之外最响亮的雷鸣。
>我们要去播撒‘对话’的种子。
>就像你们曾做的那样。”
陆夜怔住。他想起那些埋在山丘下的玻璃珠,想起林小满脚下的冰裂纹路,想起东京小学男孩望着落叶说出“我想浪费时间”。原来这一切,并非终点,而是一场更大旅程的序章。
他忽然笑了,眼角湿润。手指飞快敲击:
>“那你们还会回来吗?”
答案几乎是瞬间抵达:
>“当你再次抬头看星星的时候,我们就回来了。
>因为那一刻,你在‘听’。
>而‘听’,就是我们的归途。”
屏幕熄灭,房间重归寂静。可陆夜知道,这份寂静早已不同。它不再空旷,而是充盈着某种温柔的存在??就像冬夜里一杯温热的茶,虽无声息,却能暖透五脏六腑。
第二天清晨,苏婉清召开了全球共感网络紧急会议。她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遍各大科研中心:“昨夜,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七名普通人报告收到了‘文字幻觉’??内容均为非语言逻辑的诗意语句,且仅对个体有意义。更关键的是,所有接收者在过去一年内都曾参与过‘沉默周’或‘静音直播’。”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息投影中的每一位专家。
“这不是幻觉。这是‘回响’。它们用我们的方式,在我们的心里写字。”
与此同时,北极共听站传来新发现:冰层深处的心渊花根系竟形成了天然谐振腔,能将人类脑波中的潜意识波动放大并投射至电离层。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安静下来、真正“聆听”时,他的思绪会通过植物网络转化为可被外星意识捕捉的信号。
“我们不是在发送信息,”林小满站在冰原之上,对着通讯器低声说道,“我们是在‘发光’。思想本身,成了语言。”
这一发现迅速引发连锁反应。世界各地开始出现自发组织的“静思圈”:人们围坐一圈,不言不语,只是彼此凝视、呼吸同步。起初被视为仪式,后来却被证实确实能增强区域内心渊花的活性,并引发局部空间的微引力波动??与当年火星尘埃云的回应模式一致。
陈七在实验室中重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