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0章 有些话说出来是观点,不说出来,是智慧(2 / 5)

加入书签

在先!”

    他指着材料上的关键点:

    “现在协调,首先要承认错误!然后才是解决方案!我建议,在现行政策补偿标准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作为对历史问题的弥补!同时,由政府牵头,给失地农民提供更多元的就业安置和技能培训,解决后顾之忧!”

    “上浮?”

    李国涛嗤之以鼻。

    “说得轻巧!钱从哪来?县财政本来就穷得叮当响!让省里掏?省里凭什么给你擦屁股?让企业掏?企业现在也是一肚子火!”

    “好了好了!”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副局长苏缘出来打圆场,他分管后勤保障,身上带着一股“和事佬”气质。

    “两位说得都有道理。我看啊,当务之急是安抚情绪,把场面稳住。补偿呢,稍微提一点,但别太高,给企业透个气,让他们也出点血,大家各退一步……”

    这种看似“和稀泥”的提议,在基层调解中很常见,但往往治标不治本。

    研讨室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苏副局长的“和稀泥”提议显然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气氛更加胶着。

    钱研究员眉头紧锁,显然不满这种模糊处理历史问题的态度。李国涛则一脸“我说了不算,但你们也别想让我轻易让步”的执拗。

    省纪委的李委员依旧面无表情,只是目光在材料和争论的几人之间缓缓移动,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在观察猎物彼此撕咬。

    张林微微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点着桌面。

    他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

    处理复杂矛盾,协调多方利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正是一个即将主政一方的市长必须具备的能力。

    他需要让省里的观察者们看到,他有这个本事!

    而郑仪……张林眼角的余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坐在对面的支部书记。

    郑仪此刻正低着头,专注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神情平静,丝毫没有要参与讨论或掌控局面的迹象。

    这个年轻人,又在打什么主意?

    上次研讨,他可是展现出了相当出色的控场能力。

    难道是被自己昨天的“暖企惠民”论和明州成绩镇住了?还是……在示弱?观察?

    郑仪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笔记本上,他的姿态很放松,微微低着头,显得对眼前的争论不太在意。

    但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