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 111 章(5 / 5)

加入书签

不是一场农业革命,而是一次文明转向??人类终于学会用心灵丈量土地的价值。”

    夏至那天,西岭举办首届“共耕节”。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齐聚山谷,自带工具、种子、炊具,在山坡上开出一片临时梯田。没有划分地块,没有竞争评比,大家随意劳作,累了就席地而坐,分享食物与故事。

    有个失去双臂的年轻人用嘴衔着小锄头翻土,旁边一位盲人老太太用手感知土壤湿度,两人配合默契,种下了一排辣椒苗。

    谢苗拍下了这一幕,发到社交平台,配文:“这才是真正的无障碍设计??当土地接纳所有人,工具反而变得多余。”

    夜幕降临时,众人点燃篝火,围着“阿土”载歌载舞。童云清坐在轮椅上,哼唱一首古老山谣,歌词早已无人记得完整,但她每唱一句,就有不同方言的歌声加入进来,汇成一片跨越时空的合唱。

    上出站在人群中央,仰望星空。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信念本身”,并不是某个伟大的瞬间,而是无数个微小选择的累积??是一个孩子坚持给塑料杯里的豆苗浇水,是一位老兵每天对着荒漠倒出一杯清水,是一个母亲教女儿辨认野菜的名字。

    这才是信壤真正扎根的方式:不在奇迹里,而在日常中。

    午夜钟声未响,天空却骤然亮起一道极光般的彩带,横贯天际,持续整整十七分钟。全球多地目击者拍摄到同一景象,科学界无法解释其成因。

    唯有心耕链系统在此刻推送了一条静默通知,仅持续三秒即自动消失:

    【地球反馈信号确认】

    内容:谢谢你,还记得我。

    第二天清晨,一切如常。

    上出推开房门,看见谢苗已在田里除草。孩子们陆续赶来,捧着各自的新苗,叽叽喳喳讨论要不要给“阿土”修个遮阳棚。

    她拎起锄头,走向田野。

    露水沾湿鞋面,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风吹过耳畔,仿佛听见亿万根须在地下轻轻握手。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人在播种,希望就不会休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