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 109 章(4 / 5)
父子正合力扶正一株小树。“也许吧。但他更可能只是继续低头干活,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改变,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
风吹过麦浪,沙沙作响。
那一夜,西岭全村点亮了灯笼,沿着山脊排成一条蜿蜒的光带,形状恰好是一枚稻穗的轮廓。无人机航拍画面传上网后,立刻引发连锁反应:成都、长沙、哈尔滨、乌鲁木齐……一座座城市相继响应,市民自发在郊区空地摆出各种农作物的图案,用灯光向大地致敬。
而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中国空间站“羲和号”内,宇航员林远舟正透过舷窗凝视地球。
他忽然按下录音键,声音温和而坚定:“这里是航天员林远舟,编号HT-09。在过去六个月里,我每天都会从家乡带来的信壤晶石前说一句话。今天,我想换一种方式。”
他打开培养舱,小心翼翼地将一颗水稻种子放入特制土壤中。
“我知道你听得见。”他说,“所以我不再问你能不能活下来。我只想告诉你:我相信你。”
屏幕外,亿万观众屏息watching。
七十二小时后,那颗种子破土而出。更惊人的是,它的第一片叶子上,清晰地浮现出了类似络桑叶脉的纹路。
与此同时,地球上几乎所有正在生长的作物,叶片表面都开始显现出微妙的光纹,彼此连接,逐渐构成一张覆盖全球的隐形网络??有人称之为“地心神经网”,也有人称它为“人类集体良知的触须”。
科学家无法解释其原理,只能记录现象:每当有人真心说出“我愿守护这片土地”,附近的植物生长速度就会提升12%-15%,且抗逆性显著增强。
一年后的春天,联合国正式将每年4月7日定为“心耕日”,全球停战一日,全民参与种植活动。首年响应国家达193个,共播种超过四百亿粒种子,创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同步农事行动。
而在西岭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认真地说:“我想当一名耕修者。”
全班鼓掌。
窗外,阳光正好,新翻的田垄泛着湿润的光泽,几只麻雀跳进来啄食撒落的谷粒。不远处,上出正教几个孩子辨认不同土壤的手感。她的手指粗糙了,脸上多了风吹日晒的痕迹,但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明亮。
谢苗站在田头,远远地看着她,嘴角扬起。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真正结束,也不会结束。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从对抗走向共生,从觉醒走向传承。
傍晚,他又一次拿出手机。
那张曾无数次震动他的照片依然保存在那里:晨雾中的田野,无数人躬身劳作,脸上写着安宁与确信。
他轻轻滑动,放大其中一个模糊的身影。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