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 109 章(3 / 5)
;最令人震撼的,是联合国总部前的草坪。
一夜之间,那片修剪整齐的绿地长满了络桑藤,叶片拼出四个大字:**请相信**。
安保人员试图清除,却发现这些植物的根系并未破坏地基,反而加固了松软的土层。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心生敌意靠近,藤蔓便会轻轻后退;而若有孩童伸手触摸,它们则会温柔缠绕,如同回应亲昵。
秘书长亲自下令:“留下它们。”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沈家终于彻底崩塌。
国际刑警组织依据新披露的证据,查封了其分布在十六个国家的生物实验室。其中一份文件显示,他们曾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人类情感去农化工程”??通过空气传播的基因编辑病毒,逐步消除人类对自然劳作的情感依恋,从而彻底掌控粮食生产与消费心理。
讽刺的是,这项工程代号就叫“春归”。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骇人听闻的真相浮出水面:二十年前那场席卷东南亚的“稻瘟病大爆发”,竟是人为投放变异真菌所致;近年来欧美流行的“都市厌耕症”(即年轻人普遍认为务农是落后象征的心理倾向),背后有沈家资助的大规模认知塑造项目支撑;甚至连某些国家推行的“垂直农业垄断法案”,都是他们在幕后推动的结果。
然而,当公众愤怒达到顶峰时,沈家掌门人却消失了。
监控显示,他在家族老宅祭拜完祖坟后,独自走入一片废弃果园,再也没有出来。三天后,果园管理员发现一棵老梨树下多了一堆新土,旁边插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锄刃朝下,深深扎进地里。
没有人挖开那堆土。
但他们都知道,那里埋下的不只是一个人,还有一个时代终结的墓志铭。
数月后,西岭迎来了第一届“心耕节”。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纷纷赶来,带着自家培育的作物、自制的农具、亲手写的耕修心得。没有舞台,没有颁奖,只有连绵起伏的山野间,千百顶帐篷如星辰散落。
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追逐着会发光的萤火虫??后来人们发现,那些并非真正的萤火虫,而是由信壤激发的微生物群落,学名“地忆体”,只会出现在长期受到善意照料的土地上。
老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讲述从前如何靠看云识天气、听蛙鸣知丰歉。年轻人则自发组织起“盲种挑战”:蒙上眼睛,仅凭手感判断土壤湿度、酸碱度,并决定播种深度。令人惊讶的是,成功率竟高达八成以上。
上出没有发言。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山坡上,看着这一切。谢苗走过来,递给她一碗热粥。
“你在想什么?”他问。
“我在想,如果一百年前的那个春天,第一个弯腰播种的人也能看到今天……他会笑吗?”她轻声说。
谢苗坐下,望着远处一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