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医院走廊的日光灯管出低低的嗡鸣(1 / 3)

加入书签

医院走廊的日光灯管出低低的嗡鸣,将时间拉扯得粘稠而缓慢。

林晚坐在重症监护室外的长椅上,身体维持着一个姿势太久,已经有些僵硬麻木。

但她的精神却像一根绷紧到极致的弦,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护士换药的推车声、医生交接班的低语、甚至是仪器规律的滴答声——都能让她骤然惊醒,心脏狂跳。

法庭上抛出的那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在她本就不平静的心湖里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狂喜过后,是更深切的担忧和一种近乎恐惧的期盼。

晓晓真的醒了吗?她怎么样了?她还记得什么?

赵志成副院长从监护室里走出来,脸上带着连夜奋战的疲惫,但眼神里有着明显的松快。

他走到林晚面前,摘下口罩。

“晚晚,晓晓的生命体征已经稳定了很多。”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很清晰,“脑部ct显示没有新的出血点,之前的血肿也在慢慢吸收。

今天早上,她确实出现了明显的苏醒迹象,眼球在快转动,对强烈光线和声音刺激有反应,手指也动了好几次。

这是非常好的信号。”

林晚屏住呼吸,紧紧盯着他,等着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赵志成理解她的心情,语气变得更加温和,却也带着医生特有的审慎:“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

这种严重的创伤和长期的药物抑制,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是复杂的。

她目前还没有完全恢复意识,更谈不上清晰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而且……即使她完全苏醒,也存在出现各种后遗症的可能,比如……记忆缺失、认知障碍、或者情感反应迟钝等等。”

记忆缺失……

这几个字像冰锥,刺穿了林晚刚刚升起的希望。

她最需要的,就是林晓的记忆!

那些被江离掩盖、扭曲的真相,需要林晓亲口说出来!

“一点……一点都想不起来吗?”

她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有察觉的颤抖。

“很难说。”

赵志成摇摇头,“大脑的恢复是个奇迹,但也是个漫长而不可预测的过程。

可能全部忘记,可能记得一些碎片,也可能……在某天突然全部想起来。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提供最好的支持治疗,耐心等待,并密切观察她的任何细微变化。”

他拍了拍林晚的肩膀:“别灰心,能醒过来,已经是上天最大的眷顾了。

给她一点时间,也给你自己一点时间。”

林晚点了点头,喉咙哽咽得说不出话。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门,仿佛能穿透它,看到里面那个正在与命运艰难搏斗的妹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下午,在医生的允许下,林晚穿上无菌服,终于走进了监护室。

病床上的林晓,比之前看起来多了些许生气,尽管依旧瘦弱得可怕,脸色苍白,但胸口规律的起伏和偶尔轻微颤动的睫毛,证明着她顽强的生命力。

她鼻子里插着胃管,手臂上输着营养液和各种药物,各种监测线的贴片布满了她的胸口。

林晚轻轻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握住妹妹那只没有输液的手。

那只手冰凉而纤细,几乎感觉不到什么肉,只剩下骨头和一层薄薄的皮肤。

“晓晓……”

她俯下身,用气声在妹妹耳边低唤,声音里带着积攒了三个月的思念、痛苦和无法言说的愧疚,“姐姐在这里……你安全了……一切都过去了……”

她一遍遍地重复着,说着她们小时候的趣事,说着爸爸妈妈生前对她们的疼爱,说着那些没有江离、只有姐妹相依为命的简单时光。

她不敢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