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前嫌尽释(1 / 4)
第十七章前嫌尽释(第1/2页)
暮春的风,带着几分暖意,轻轻吹拂着紫禁城朱红的宫墙,御花园内,花木扶疏,碧波荡漾的金明池畔,香气袭人。
“飞燕,你瞧,这金明池里的荷花,开得正盛,粉白相间,亭亭玉立,陪朕去赏玩一番如何?”宋仁宗赵祯的声音带着几分春日的和煦,目光落在身侧少女身上。
庞飞燕闻言,秀眉几不可察地蹙了蹙。她本就不是那困于宫闱的娇雀,这巍峨宫殿于她而言,不过是座金碧辉煌的牢笼,层层叠叠的规矩更是勒得她喘不过气。她向往江湖策马、林间听风的自在,一如她的名字——飞燕,振翅高飞,无拘无束。
可圣意难却,她只得敛衽应道:“是,皇上。”
两人漫步池边,岸边杨柳依依,池中荷花映日。赵祯的目光扫过荷塘深处,眉头微蹙,指着那些或卷或枯的荷叶,沉声下令:“这些残落的荷叶,实在碍眼得很,来人,将它们尽数拔掉!”
“皇上,不要!”飞燕闻言,急忙出声阻止,语气带着一丝急切。
“您看,”她伸手指向池中残荷,“这残荷虽已枯萎,叶边或许还带着焦黄,可它们依旧顽强地立在水中,承接雨露,甚至能抵御风雨。这不正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吗?这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景,为何要因一时的碍眼便将它们拔除呢?”
她顿了顿,仿佛想起了什么,声音也变得轻柔了些:“夜深人静,雨打枯荷,那‘滴答滴答’的声响,如泣如诉,却也如诗如画,是多少长夜无眠人最好的陪伴。它以最自然的清韵,稍解心中的寂寞,反而能带来一种不期而遇的宁静与喜悦呢。”飞燕抬眸,眼中闪烁着对自然的独到见解,“我平素最不喜读李商隐那些过于缠绵悱恻的诗,唯独偏爱他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意境多美?”
赵祯闻言,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再次望去,那一池残荷在她的描绘下,似乎真的褪去了衰败,添了几分风骨与诗意。
他朗声笑道:“好,好!听飞燕这么一说,朕都觉得这一池残荷比那满塘艳色更有意境了。不拔了,便留着这‘听雨声‘的雅趣吧。“
正说着,赵祯目光一抬,望向不远处的回廊,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与恭敬:“皇叔?”
来者正是八贤王赵元俨。他其实早已在不远处伫立,将赵祯与飞燕赏荷的情景尽收眼底,尤其是看到两人低声交谈、飞燕巧笑倩兮的模样,一股难以言喻的妒意便如野草般在心底疯长。他强压下心头的不悦,脸上维持着亲王的雍容气度,缓步走近。
飞燕看见赵元俨,脸上那因谈论残荷而泛起的生动光彩瞬间黯淡下去,心中那股因他隐瞒身份而生的闷气顿时涌了上来,她微微屈膝,声音平淡无波:“参见八王爷。”
赵元俨看着她这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心头一沉,眉头也微微锁起,心中暗自嘀咕:“这小丫头,今日是怎么了?为何对我如此冷淡陌生,仿佛昨日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