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谣言(2 / 2)
两人没有多留,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方轻舟叹息道:“没想到明瑜的身世如此可怜,若非当年徐叔心善过继他,他怕是难以活到今日。”
叶云华的心情也很沉重:“还记得他刚来学堂旁听那会儿皮的不像样,偏偏天分悟性远胜我们三个,因此都很讨厌他。”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一对三也没让我们占到便宜,这小子就不是个会吃亏的主儿。”
方轻舟的脸上也露出怀恋之色:“”是啊,谁能想到他差点长不大,早知道他身世这么惨,当年就该让着点。”
叶云华摇了摇头:“他不需要咱们让,而且看他那副嚣张的模样,他不会觉得自己可怜。”
方轻舟总结道:“有这般心性,他天生就不是普通人。不过也有徐叔的功劳,把他当作亲儿子照疼。”
叶云华很认可:“他对徐叔也很孝顺,徐叔的心血没有白费。”
说到这里,他皱起眉头:“倒是那个徐怀宁,怕是个不记恩的白眼狼。”
徐老三一个乡野农夫,第一次出远门来到金陵这种地方,从上次贡院被抓的反应来看,是个十足的窝里横。
要是身边没有人撺掇,他肯定没有底气编排这样的谣言。
方轻舟嗤笑:“这种人早晚自食恶果。”
随着谣言喧嚣尘上愈演愈烈,无数中伤之言直冲徐瑾年而来,甚至有人提议联合起来向官府请命,请求知府大人严办此事。
“此等不孝不义之徒不配为人,更不配与我等为伍,咱们一定要把他赶出去,绝不能让他污了读书人的名声!”
“没错,让这种人走上高位后患无穷。”
“咱们应该团结在一起,让知府大人听到广大读书人的心声,秉公处理这件事。”
“……”
茶楼的大堂里,亲耳听到几十个书生对徐瑾年的批判指责,徐老三激动得脸色涨红,仿佛已经看到徐瑾年被剥夺功名,一辈子落魄一事无成。
徐老三精神亢奋地回到客栈,见徐怀宁坐在窗前看书,却是不敢说自己私下里做的事,就怕徐怀宁不赞成惹他不痛快。
又过了几天,谣言传的更广了,连街头小贩都听了一耳朵,回家后同家人一起痛斥徐瑾年这个当事人。
被谭夫人拘在家里修养身心的谭振林也听说了谣言,迫不及待地来到别院找徐瑾年商量对策,却发现人家夫妻跟没事人一样出门玩去了。
得,是他白担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