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雄图初展(2 / 3)
微微点头,似在认可他的战术思路,而有些大臣仍面露疑虑。
一位年轻的将领站出来问道:“林将军,若敌军识破我们的计谋,不轻易出城迎战,又该如何?”
林渊自信一笑,说道:“若敌军坚守不出,我们便采取围困之策。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断绝其粮草与水源供应。同时,在城外制造声势,佯装增兵,给敌军造成心理压力。待其军心疲惫、士气低落之时,便是我们攻城的最佳时机。而且,在围困期间,我们还可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敌军,使其不得安宁,进一步消耗其战斗力。”
解决了边境城镇的作战策略,林渊又将指示棒指向孔雀王国内陆的一座大城 —— 华氏城,此乃孔雀王国的都城,防御必定极为森严。
“华氏城作为孔雀王国的都城,是其政治、经济与军事中心,敌军必定在此布下重兵,严加防范。我们不可贸然进攻,而应先扫清其周边的卫星城镇,孤立华氏城。”
林渊详细说道,“在进攻这些卫星城镇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百姓对孔雀王国统治的不满情绪,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如此,既能减少我军的伤亡,又能更快地控制局势。待华氏城孤立无援之时,我们再发动最后的总攻。”
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武则天开口问道:“林爱卿,你对孔雀王国的军事部署似乎颇为了解,这些情报从何而来?”
林渊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自陛下提出西征构想后,臣便联合兵部与情报部门,加大了对孔雀王国的情报收集力度。一方面,我们通过潜伏在孔雀王国的细作,获取其内部的军事机密;另一方面,与往来于两国之间的商旅、使者等进行接触,从侧面了解孔雀王国的军事动态。经过多方收集与分析,臣对孔雀王国的军事部署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武则天微微颔首,对林渊的回答表示满意。
然而,宰相张柬之仍不放心,说道:“林将军,你所阐述的作战思路看似精妙,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你可有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
林渊神色一凛,严肃说道:“张宰相所言甚是。战场之上,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因此臣制定了多套应急预案。例如,若我军在行军途中遭遇敌军的大规模伏击,我们将迅速依托周边地形,构筑临时防御工事,同时派遣信使向后方的补给站点与友军求援。待援军到达后,里应外合,击破敌军。又如,若在攻城过程中,敌军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武器或战术,我们也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臣已安排专门的将领与士兵,研究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随着林渊对西征军事可行性的深入阐述,朝堂上反对的声音逐渐减弱,不少大臣开始重新审视西征计划。他们不得不承认,林渊的计划考虑周全,逻辑严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
武则天看着林渊,眼中满是赞赏之色:“林爱卿,听你这一番详细的阐述,朕对西征之事又多了几分信心。但西征毕竟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还需再做商议。你且将今日所讲内容,连同相关的详细规划,整理成奏折,呈于朕。”
林渊抱拳应道:“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会将西征计划完善至每一个细节,为陛下分忧。”
退朝之后,林渊回到将军府,立刻投入到奏折的撰写工作中。
他深知,虽然在朝堂上已初步展现了西征的可行性,但要真正说服众人,还需将计划以书面形式详细呈现,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看到西征的全貌。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原本反对西征的大臣们,也开始重新思考林渊的计划。
他们不得不承认,林渊的军事见解让他们大开眼界,但多年养成的谨慎态度,仍让他们对西征心存疑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