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堂激辩(2 / 3)

加入书签

想化。

这时,一直未发言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他神色凝重,说道:“林将军,你说的固然动听,但发动战争所需的巨额军费从何而来?国库虽有积蓄,但一场旷日持久的西征,必然会让国库空虚,后续的民生建设又该如何开展?”

林渊目光坚定地看着户部尚书,说道:“尚书大人,臣以为军费一事,可从多方面筹措。一方面,我们可对国内的富商巨贾进行适当劝捐,许以一定的回报,如荣誉头衔、商业特权等,相信他们会为了武周的大业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在西征过程中,我们可对占领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以战养战,减轻国内的财政负担。”

户部尚书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林将军,劝捐一事,实施起来恐怕难度不小。那些富商巨贾虽家财万贯,但要他们主动掏钱,谈何容易。而且以战养战,也需谨慎为之,若处理不当,反而会激起民愤,引发更大的麻烦。”

林渊诚恳地说道:“尚书大人所言极是。劝捐一事,我们需讲究方式方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至于以战养战,臣定会小心谨慎,制定严格的规则,确保当地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道。”

武则天静静地听着林渊与大臣们的激烈辩论,心中对西征的利弊也在不断权衡。林渊的每一次应答,都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长远的战略眼光,但大臣们提出的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御史站了出来,说道:“林将军,即便如你所说,行军路线、后勤补给、军费筹措等问题都能解决,但战争终究是残酷的,会有无数将士血染沙场。他们也是百姓的子弟,如此牺牲,是否值得?”

林渊神情庄重,缓缓说道:“御史大人,战争的确残酷,每一位将士的生命都无比珍贵。但臣以为,为了武周的荣耀,为了百姓的长久安宁,有些牺牲是必要的。此次西征,我们并非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拓展武周的生存空间,为百姓创造更好的未来。况且,臣会尽最大的努力,制定周全的战略,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林渊环顾朝堂,提高声音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武周如今正处于盛世,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孔雀王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若能将其纳入版图,武周将在国际上拥有更高的地位,四方来朝将不再是梦想。这是一次改变武周命运的机遇,我们不应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臣愿身先士卒,率领大军出征,哪怕粉身碎骨,也定要为武周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林渊的一番慷慨陈词,让朝堂上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支持西征的大臣们被他的豪情壮志所感染,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而反对的大臣们,虽仍心存疑虑,但也不得不佩服林渊的勇气与担当。

武则天看着林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决断。她缓缓站起身来,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注视着这位掌握天下命运的女皇。

“诸位爱卿,林爱卿的分析,让朕看到了西征的可行性与光明前景。但此事重大,容朕再仔细斟酌。退朝之后,林爱卿将详细的西征计划呈于朕,诸位爱卿也可将各自的想法以奏折的形式上奏。朕会综合各方意见,做出最终的决策。”

“臣遵旨!” 群臣齐声应道。

退朝后,林渊心事重重地回到将军府。

他知道,虽然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但要真正说服武则天和群臣支持西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必须尽快完善西征计划,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质疑。

一进将军府,林渊便径直走向书房。

他坐在书桌前,铺开宣纸,开始奋笔疾书。从行军路线的详细规划,到后勤补给的具体方案;从与周边部落合作的策略,到应对孔雀王国的作战计划,林渊都一一写得详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