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比拼硬度(2 / 4)

加入书签

提出来,并且在战场上第一次应用。

    可其他参与测试的人员都明白。

    这套概念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了。

    否则不可能这么丝滑的取得优异的成绩。

    看着现场的气氛逐渐消沉,赵成桓有点看不下去了。

    他出言安慰道:“聂老,地府系统是很优秀,但也不是没有弱点,对吗?”

    “赵司令员要求很高啊,你觉得这套系统难道还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吗?”

    聂老心中已经给地府系统打满分了。

    因此心中是有滤镜的。

    但赵成桓显然不一样,他转头看向魏修。

    “魏总,我承认你这个项目很优秀。”

    “但我有一个疑问。”

    “假如,你的拖后的两台车被集火,你怎么办?”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将。

    赵成桓考虑问题的角度比较刁钻,是大多数科研人员想不到的。

    是,地府系统这套三三制的配置很合理。

    一辆支援,一辆指挥,一辆前突机动。

    配合使用,可以延伸出很多套战术。

    但同样的。

    多车,就意味着多目标。

    尤其是拖后的那两台车。

    从外观上推测。

    支援车和指挥车体量都比前途的战斗部要大一些。

    赵成桓接着说道。

    “其实这个项目可以这么理解。”

    “魏总把一辆坦克车的功能分为了好几个部分。”

    “然后均摊在了三辆车上。”

    “后方的两辆车承载了大部分的远程武器和电控信息化系统。”

    “因此体量要比前突的战斗部大很多。”

    “大,意味着笨重,机动性差。”

    “我目测,后方两辆车的装甲也不是特别厚重。”

    一言至此。

    其他科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