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育儿心得风波》(4 / 4)
更梆子敲响时,太子忽然起身,走向书房深处的密室。密室的墙壁上刻着繁复的龙纹,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盒子。他打开盒子,里面的玉玺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青光,玉玺的一角缺了一块,那是他小时候不小心摔的,后来妹妹又趁他不注意,在缺角处啃了几口,留下了浅浅的牙印。
太子仔细观察着玉玺的缺角,忽然发现缺角处的缝隙里,竟嵌着一粒极小的血色珍珠。他用银针小心翼翼地将珍珠剔出来,珍珠在掌心滚动,泛着诡异的红光——这颗珍珠的颜色和大小,与当年母后临终前咽下的那颗,一模一样!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冲刷着他的脑海。母后弥留之际,苍白的手颤抖着将什么东西塞进他的掌心,当时他年纪小,只记得掌心传来一阵温热,后来却再也找不到那东西;江南雨夜中,白衣姑娘腕间的朱雀纹玉镯,刻着与玉玺暗格相同的纹路;甚至老五荷包上歪歪扭扭的刺绣,针脚走势都与南宫家的秘传绣法如出一辙,那是母后当年教给他的,他又教给了妹妹......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晨光透过窗纸照进书房,给房间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太子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翻开那本《太子育儿心得》的末章,目光死死盯着插画角落的博古架——在博古架的缝隙里,藏着一个极小的摇篮图案,摇篮里躺着个襁褓中的婴儿,额间点着一颗小小的泪痣,与他自己眼角的泪痣一模一样!
“原来如此......”太子喃喃自语,眼眶忽然有些发热。他终于明白,这五个孩子,还有这本看似胡闹的《太子育儿心得》,都是南宫家布下的局,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发现当年的真相,找到南宫旧宅,揭开母后去世的秘密。
晨露未曦时,五个小小的身影凑在东宫偏殿的窗根下,屏住呼吸听着书房里的动静。老大澹台玄捧着一本账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售书所得的银两,还有南宫药铺传来的消息;老二澹台战擦拭着他的金丝弹弓,弓弦上缠着的红绳被他拉得紧紧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老三澹台书翻着一本《周律》,书页间夹着几张南宫家的药方,上面记载着治疗旧伤的方法;老四澹台墨调配着新的药水,药碗里的紫色液体泛着淡淡的光泽,药香中混着血杏散的气息;老五澹台铢则坐在石阶上,数着面前的金瓜子,每颗金瓜子上都刻着一个小小的“烬”字,是他特意让工匠打造的。
“老大,”老五突然压低声音,小脸上满是担忧,“太子哥哥会不会发现我们的计划?要是他生气了怎么办?”
老大抬起头,望向书房的方向,窗纸上太子的剪影正低头凝视着什么,姿态专注而严肃。晨光为那道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恍如七年前江南雨夜中,那个站在堤坝上指挥抗洪的年轻皇子,沉稳而坚定。
“会发现的。”老大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因为七月初七,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候,所有的秘密都会揭晓。”
宫墙外,不知谁家的公鸡打了第一声鸣,清脆的啼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五个小小的身影在晨曦中拉长,渐渐与书房窗上的剪影重合,像是一幅温馨而神秘的画卷。风拂过庭前的海棠树,落下几片粉嫩的花瓣,其中一片恰好落在老五的掌心——花瓣的背面,用针尖刻着一个几乎看不见的“七”字,像是一个无声的约定,预示着七月初七那场即将到来的秘密之约。
太子站在书房里,指尖摩挲着掌心的血色珍珠,目光望向窗外。晨光中,他仿佛看到了七年前的江南,看到了那个白衣姑娘的身影,也看到了五个孩子眼中的期待。他知道,七月初七这一天,将会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