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扫帚枪神》(2 / 4)

加入书签

“殿下放心,《大周军规》第二百五十条说,凡能接教头十招者,可破格入营呢!“他笑得眉眼弯弯,两颗小虎牙在阳光下闪着珍珠般的光泽,看起来机灵又狡黠。

太子定睛一看,这页分明是《刑律?斗殴篇》,却被这小混蛋用米浆粘在了军规上!粘合处还画了个吐舌头的小人,歪着头,做着鬼脸,活脱脱就是老三自己的翻版。更绝的是书页空白处密密麻麻记满了赔率,什么“赵教头三招败北 1赔 10“,“老二扫帚断成三截 1赔 5“,最后还得意洋洋地标注着“庄家通吃“四个大字,一看就知道这小子又在捣鬼。

“你们......“太子刚要发作,忽见老三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献宝似的递过来,油纸包上还冒着热气:“殿下尝尝?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用御膳房的蜂蜜裹的~“

纸包掀开,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馋得人直流口水。栗子个个油光锃亮,饱满圆润,表面还撒了层金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精致的金元宝。太子鬼使神差地捏起一颗,指尖立刻沾上了黏糊糊的蜜糖——就像那年江南雨夜,那个白衣姑娘塞给他的栗子一样甜腻,那味道瞬间勾起了他深埋心底的回忆,眼神也柔和了许多。

校场四周已经围得水泄不通,士兵们里三层外三层,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生怕错过精彩的场面。老五澹台铢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像个灵活的泥鳅,穿梭自如。小团子今日穿了身大红袄子,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腰间挂着个布口袋,里头叮叮当当响着铜板,是他的“聚宝盆“。“比武观战套餐!三文钱送瓜子,五文钱附赠下注单!“他奶声奶气地吆喝,声音清脆响亮,小手麻利地收钱找零,动作熟练得像个老生意人,“买定离手!赌赵教头几招败北!“

有个络腮胡校尉刚掏出五文钱,老五就变戏法似的摸出张花笺。笺上用工笔细描着比武场景,赵教头被扫帚打趴在地,狼狈不堪,旁边还煞有介事地标注着“预计第一百零八招扑街“。最绝的是笺角盖着个胭脂印,形状像极了太子的私章,看得那校尉目瞪口呆。

场中央,赵铁山将红缨枪往地上一顿,枪尾再次砸出个浅坑,他盯着老二,语气中带着警告:“小娃娃,现在认输还来得及。“他说着故意抖了个枪花,红缨甩出“啪“的一声脆响,这是他的成名绝技“惊雷式“,寻常士兵光听这声响就会腿软,更别说直面枪锋了。

“教头怕啦?“老二把扫帚往肩头一扛,突然一个鹞子翻身,动作敏捷得像只小豹子——扫帚头“啪“地抽在对方手腕上!这一下快如闪电,赵铁山甚至没看清动作,只觉腕骨一阵剧痛,红缨枪差点脱手飞出,他赶紧死死攥住,才没在众人面前丢脸。

不等他反应过来,那柄秃毛扫帚已使出一套完整的“杨家枪“。扫把杆点、挑、刺、扫,招招凌厉,直逼要害。最绝的是每当教头枪尖逼近,老二就“不小心“扬起扫帚上的灰尘,迷得对手睁不开眼。这些灰尘里显然掺了料,赵铁山每吸一口就忍不住打个喷嚏,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形象全无,引得围观的士兵们偷笑不已。

“第一百零八招!“老三不知何时爬上了高高的旗杆,手里拿着个铁皮喇叭实时播报,声音透过喇叭传得很远。小少年今日穿了身靛青儒衫,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腰间却别着把金算盘,活像个市井账房先生,算盘珠子被他拨得噼啪作响。“赵教头出汗量约两斤四两,心率约每分钟一百二十次,预计再有三招就要......“

“噗通!“

话音未落,赵铁山就被扫帚杆绊了个狗啃泥,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全场死寂中,尘土缓缓落下,露出个趴成“大“字形的教头。他的红缨枪“哐当“一声掉在三丈外的草垛上,枪缨散乱得像团乱麻。束发冠滚到老二脚边,上面的金簪不知何时已经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