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是谁在为他指点迷津?(3 / 4)

加入书签

>大门紧闭,殿内唯独他们君臣两人。

「臣归来途中,汉阳人阎中提出,如今朝政废弛,海内空虚,让臣掌握机会,南面称制取代陛下!臣本想直接格杀,却又担心陛下怀疑于臣,所以将他押解入京交由陛下审讯!」

皇甫嵩当先开口…

历史上,这是真事儿,在皇甫嵩凯旋归朝的时候,有人劝他南面成称制,皇甫嵩直接一刀剁了这家伙的脑袋。

他虽性格刚毅,却是忠心于大汉…

只是,这件事儿…又被有心之人利用,皇甫嵩是包藏祸心,杀人灭口。

「嘶…」

刘宏没想到皇甫嵩会跟他这种事儿。

就在他想宽慰几句的时候,「啪嗒」一声,皇甫嵩跪下了,他从怀中取出一枚汉庭北军的兵符,双手递给天子。

「臣将门后裔,能见到陛下已是荣耀备至…然,外境之臣不入都城,公卿之外不入陛下百步,臣能在千秋万岁殿觐见天子已是殊荣备至,再拿着陛下的兵符,实乃诚惶诚恐,夜不能寐!故而,请陛下允准臣交出兵符,日后若有贼子叛乱,陛下再受命于臣也不迟!」

皇甫嵩的操作直接把那时候的刘宏给懵逼了…

在大汉,有太多…手握重兵的权臣,却从未有主动交出兵权的将军…….

这皇甫嵩?不是一贯刚毅?执拗?固执么?这么这一次…这般圆滑了。

一时间,刘宏都不知道该怎么接皇甫嵩的话。

皇甫嵩却是恭恭敬敬的双手捧着兵符,一副不把兵符交上去就长跪不起的既视感。

「皇甫大将军真忠臣哪!」刘宏结果兵符,连连感慨道。

可这兵符收回来了…

刘宏的心情却是复杂了起来,他在千秋万岁殿来回踱步,总觉得哪里不对呀…

轻抚了下额头…

刘宏把头转向张让,似乎想转移下话题,换个思路。

「张常侍,你那大宅子…」

不等天子刘宏的话脱口,「啪嗒」一声,张让就跪下了,「陛下,臣死罪…臣死罪,臣自知僭越…臣自知僭越,那一天…臣领罚过后,就…就拆了那院子,拆了那琼楼…」

「呵呵…」刘宏乐了,他感慨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了,似乎上次…状告皇甫大将军的也是你与赵常事吧?」

呃…

张让好像懂了,「咕冬」一声,他咽下一口口水。

「陛下…陛下…臣有罪,臣有罪!」

「何罪之有?」刘宏试着问道。

「是臣…」张让心虚,主动招认:「是臣与赵常侍鬼迷心窍,皇甫大将军出征之时,臣与赵常侍派黄门向皇甫大将军讨要五万万钱,想要…想要为陛下留下些钱在国库里,哪曾想,这皇甫嵩油盐不进,冀州重战之地,官府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钱给朝廷。于是…臣…臣与赵常侍才上书状告他…告他虽胜无功,杀伐太重,沿途人口损失太多,民生凋敝,农业生产受到重创,破坏皇帝和官兵在民众心目中形象,耗费钱粮,得不偿失!」

唔…

刘宏的眼睛瞪大,他都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成。

这是…意外之喜啊!

原本在

皇甫嵩交出兵权之前,刘宏都准备让皇甫嵩去守卫皇陵,可话到这份儿上…那…

「陛下…」

就在这时蹇硕匆匆赶来,他忙不迭的闯入千秋万岁殿,也顾不得张让在场,直接将一封竹简递给刘宏。

「陛下让臣查探的都已经查清了,果然…皇甫大将军归京都之前,曾有五日离开了大军…不知道是去见何人,是骑都尉曹操将大军带回!陛下放心,臣…已经继续查出,皇甫大将军所见何人?」

这是刘宏昨日收回兵符后,就吩咐蹇硕去细查的。

果然如此…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