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o2节(3 / 4)

加入书签

的来做就对了!

而潘毅为什么要强调进攻?

那是因为眼下的这支卡塔尔队实力确实一般,在前世的这场比赛中,龙国队是在场面上占据不少优势,但可惜就是进不了球。

潘毅就是要扭转这样的形势,把重点放在进攻上,不然的话进不了球啥都白搭!

但很快,国脚们就有点懵逼了。

毕竟潘毅对球员的要求是,要把所有队友的位置牢牢刻印在脑子里,球在哪一个区域,遇到什么情况,应该要往哪里传,以什么方式来传,球员要在什么时候选择跑动接应,往哪里跑……

所有的这些细节,潘毅都有着非常细致的战术要求。

国脚们都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么繁琐的战术体系要求,简直听得他们个个都头大如斗。

不过,潘毅倒也不发火,而是鼓励了一下球员,表示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战术确实会觉得很繁琐,但接下来逐渐熟悉了,梳理清楚了,每一名球员在比赛中各司其职,效果就出来了。

而武磊和林良铭这两名在欧洲接受过这种战术熏陶的球员,则就成为了国脚们的“老师”

,在实际训练中可以带着他们来熟悉。

事实上,潘毅的这种战术训练并不是最复杂的。

毕竟从国家队集训到踢卡塔尔,这里一共也就不到一周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战术上的突飞猛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对于一直处在世界比较落后地区的国足更是如此。

所以潘毅只是要求球员们脑袋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到时候根据阵型的变化和人员的调整,来最大化进攻效果即可。

而其它时间,里皮的教练组更多还是调整球员的体能和状态,以调整到适合比赛的节奏上来。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很快的,11月15日这一天临近了。

龙国队主场迎战卡塔尔的关键战役,马上就要打响了!

第501章米卢的快乐足球

卡塔尔可以说是龙国队的老对手了。

龙国足球与卡塔尔之间最初的交往开启于上世纪的70年代,因为友好的关系,双方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

在进入80年代后,龙国男足已经处于亚洲顶级水准,卡塔尔足协为了提升本国水准,很愿意与龙国队长期的进行比赛交流。

可惜在1987年时,因为龙国足协一个不明智的决定,导致两支球队关系交恶,此后每一回与国足相逢,卡塔尔打国足不需要动员。

起因是年维泗接手龙国男足后需要为备战亚运会找寻热身赛对手,卡塔尔在龙国足协安排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伸出援手,主动提供食宿让国足前往多哈进行热身比赛。

结果第二年根据约定,卡塔尔队应当回访龙国进行交流切磋。

由于当时主要精力都放在备战88年奥运会的出线权上,龙国足协却安排尚在乙级联赛的广东佛山队与卡塔尔国家队一战,这样的做法在对手看来是一种侮辱。

回国之后卡塔尔媒体竞相报道,也让卡塔尔足坛上上下下对龙国足球怨恨不已,渴望用胜利来完成复仇。

然后,就是著名的“黑色三分钟”

了,而当时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卡塔尔的报仇会来得那么快。

1989年10月28日,在第14届世界杯预赛亚洲区决赛上,高丰文执教的龙国男足最后一战的对手是卡塔尔。

当时他们已经出局,本该无欲无求。

相比之下,龙国男足只需要赢下对手就能历史性第一次圆梦世界杯。

结果恰恰就是当年对战中乙球队的耻辱,让时刻想着复仇的卡塔尔人战斗力飙升。

龙国男足好不容易在比赛的第76分钟通过吴群立的进球取得1-0的领先,结果在第86和第89分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