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最绝望的事就是跟德国人踢点球(2 / 7)
,也创造了数次不错的射门机会。
但跟过去的几场比赛一样,这一场比赛瑞典队的防线一如既往的表现不错。
奥尔松、林德洛夫、格兰奎斯特、卢斯蒂格组成的后防线虽然进攻能力不足,但在防守上却踢得越来越默契,让防守也变得很牢固。
而且有埃克达尔、韦恩布鲁姆、拉尔森这三个防守能力很强的后腰在前面进行保护,让瑞典队的防线避免直接暴露在对方的炮火下,这也大大降低了尹萨克松直接面对德国前锋的风险。
而就算有时候戈麦斯拿到了球,他就会马上就遇到林德洛夫和格兰奎斯特双保险封锁,这也让他很难舒服地射门,就更别提得分了。
这其实就是潘毅的策略。
那就是在九十分钟内以防守为主,把比赛拖入加时赛!
由于在小组赛的最后一轮瑞典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再加上16强战时避免了车马劳顿,瑞典队的体能相对德国来说是有优势的。
如果能拖到加时赛,那胜利的天平自然也就会向着瑞典这一边倾斜。
只不过,当比赛真的如潘毅所愿踢到加时赛时,潘毅却发现,这一支德国队还真的很难被拖垮。
他们继承了德国传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咬牙在坚持,并且在技术水准上并没有下降太多!
难怪他们可以获得世界杯冠军,也难怪会有“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
的说法。
想要在意志品质上击溃德国人,确实很难。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典队这场的进攻确实不太行。
由于时刻都要谨慎地防止德国队的进攻,潘毅也一直没有改变阵型来大举进攻。
而在这三后腰体系的基础上,就算瑞典想进攻,路线也是过于单一,很多时候是以中路长传为主,效率低下。
还有就是攻防转换和节奏的控制上也有问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埃克达尔。
他今天的位置是三后腰的中间,算是瑞典队攻守转换的枢纽,但他显然只能完成“守”
这个任务。
他的强项实际上不是强在他的优点,而是强在他的平均,他可以踢中场任何一个位置,左中右,前中后,中场的任何一个位置他都可以踢,而且都可以发挥出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他干不了的。
可问题也恰恰是这样,在说到大局观和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上,他不如谢尔斯特伦,在说到传球精细度上,他不如福斯贝里,但是他有这些球员所没有的那种防守能力和出色的体能和跑动能力。
他这种类型的中场实际上很有意思,打得好的话,他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发挥得很出色,可一旦遇到了问题,或需要打破僵局的灵光一闪时,他很可能就不行了。
打德国实际上就暴露出了他对比赛局势的掌控,对比赛节奏控制力上的差距。
至少在加时赛中,瑞典队看起来是渐渐地利用体能优势在场上占据了主动,但却也没能创造出明显的得分机会,这就是因为节奏上有问题,锋线人员很难拿到有威胁的传球。
其实在这个时候,往往有经验有能力的组织者都会根据球场上的局势进行调整节奏变化,通过左右分球,通过适当的回缩,通过故意放慢节奏等多种方式来搅乱德国队的防守步伐,让对手的防守失去预见性。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防守失去了预见性,那么等到对手进攻的那一刻才做出反应,太慢了!
但是整个上半场,埃克达尔明显是陷入球队的整体节奏中,而不是掌控球队的节奏!
潘毅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为了保持防守的硬度,只能是让他继续踢这个位置。
替补席上也没什么人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