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有问题的苏文静(1 / 3)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默和豆爱国几乎是以分局为家。
白天,他们埋于堆积如山的档案材料中,仔细核查每一个有海外关系或背景复杂的人员信息。
晚上,他们还要参加各种案情分析会,与其他同志一起研判线索。
这项工作异常枯燥,常常一整天都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但林默始终保持着耐心,他知道公安工作就是这样,破案的关键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中。
这天下午,林默正在翻阅一份旧档案,豆爱国突然拿着一份材料快步走来。
"
默哥,你看这个。
"
豆爱国将材料放在林默面前,"
这是去年的一份外事活动记录,当时有个外国代表团来访,负责接待工作的翻译叫苏文静,背景很不一般。
"
林默接过材料仔细翻阅。
苏文静,三十岁,外交部翻译司工作人员,父亲是留美归国学者,母亲是上海资本家出身。
她本人毕业于四九城外国语学院,精通英语和俄语。
"
这个苏文静有什么问题?"
林默问道。
"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
豆爱国指着材料上的一行小字,"
在那次外事活动期间,她曾经单独陪同代表团成员游览故宫,期间有大约半小时脱离了随行人员的视线。
"
林默皱起眉头:"
单独陪同外宾是不符合规定的。
当时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
我问过当时负责安保的同志,他们说苏文静解释说是外宾想要购买纪念品,她带他们去了故宫内的商店。
但因为语言不通,其他随行人员没有跟进去。
"
林默沉思片刻:"
这个理由听起来合理,但确实违反了安保规定。
还有其他可疑之处吗?"
豆爱国点点头:"
更奇怪的是,就在那次外事活动后不久,苏文静就申请调离了外交部,现在在文化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所工作,职位是普通的研究员。
"
"
从外交部调到文化部研究所?"
林默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确实不太寻常。
一般来说,外交部的翻译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怎么会轻易调到一个相对边缘的部门?"
"
我也觉得奇怪,"
豆爱国说,"
而且我查了一下,苏文静在调离外交部后,生活作风生了很大变化。
她以前很注重穿着打扮,现在却变得十分朴素,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
林默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
这些确实都是疑点,但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一名年轻的侦查员走了进来:"
林局,豆科,刑侦科那边有新的现。
"
林默和豆爱国立即来到刑侦科。
预审专家老周正在整理审讯记录,见他们进来,连忙起身汇报。
"
林局,刀疤今天又交代了一些情况。
"
老周说,"
他提到,沉睡者很可能是个女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受过高等教育,有海外背景。
"
林默和豆爱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
还有更具体的特征吗?"
林默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