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时代更迭,顾氏之名扬世界(求月(4 / 5)

加入书签

一个问题,作为通往新纪元的钥匙。问题被投入特制的思藤炉中焚烧,灰烬升空后凝聚成星图模样。经过七轮筛选,最终胜出的是一个八岁男孩写下的:

    >“如果我们错了呢?”

    这句话化作一道光束,射向星空深处。数秒后,宇宙背景辐射出现规律波动,一幅三维星图缓缓展开??那是数千个正处于“茧房崩溃”边缘的文明坐标。它们分布在银河系各处,有的尚在农业时代,有的已掌握星际航行,但共同特征是:正经历大规模认知觉醒。

    “我们不是孤例。”共治之眼总结道,“我们是回声的第一环。”

    随即,民间科学联盟启动“萤火计划”??以《破笼录》为核心模板,制造一万枚微型晶种,每一枚都植入七重疑问基因,搭载无动力漂流舱,发射至各个目标星系。这些晶种不会强加理念,只会静静地埋入适宜星球的地壳,在千百年后,等待第一个敢于质疑的孩子触碰到它。

    第一批发射仪式在春分日举行。没有军乐队,没有政要演讲,只有一万名少年齐声朗读《破笼录》第一章??那是由千万人共同写成的开篇语:

    >“我们曾经相信一切被告知的事。

    >直到有一天,有人问:真的吗?

    >那一天,光回来了。”

    飞船升空之际,天空忽然裂开一道缝隙,似有巨眼凝视。共治之眼立即进入警戒模式,却发现那并非敌意存在,而是一面跨越星河的巨大镜子??映照出启明邑千年前的模样:荒芜、压抑、人人低头疾行,墙上刷着统一标语:“服从即美德。”

    镜中画面渐渐变化,展示出一条未曾发生的命运线:若当年无人敢问,若阿知最终妥协,若思藤火从未点燃……整个文明将在机械化崇拜中停滞,直至资源耗尽,无声灭亡。

    看完这段影像,全场肃然。

    一位老人拄拐起身,大声道:“我们要感谢的,从来不是某个英雄,而是每一次颤抖着开口的勇气。”

    话音未落,镜面破碎,化作漫天光雨洒落大地。每一滴光落地即生根,长出一株小小的思藤苗,叶片呈螺旋状,脉络里流淌着七彩微光。

    生物学家惊呼:这植物不含叶绿素,却能吸收“疑问波长”进行光合作用!更惊人的是,任何人在它面前说出问题,植株便会轻轻摇曳,释放出一种芳香分子,使人思维更加清晰敏锐。

    短短三个月,思藤苗遍布全球,甚至随着陨石撞击传播至其他行星。它们不争阳光,不抢水源,只依附于人类聚集之地,静静聆听每一个问题。

    这一年,被称为“藤语纪元元年”。

    而远在新生行星湖底,那三句刻痕旁,第四道痕迹悄然浮现:

    >“我们都问了。”

    人造恒星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光芒骤然增强,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刘雅婷站在一片花海中,身边围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