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月平觉醒箭前眼开(3 / 3)
嘱:“月平,守堰之道,非独靠力,更靠承脉。石为骨,意为魂,灵为援,三者共生,方能破邪。”
这短短一句话,如同惊雷般在月平脑海中炸开——他终于明白,父亲重建水洞子,绝非简单的修缮,而是一场跨越时间的布局:石塞子是“骨”,承载着豆腐堰的“气脉”根基。
父亲的“意”气是“魂”,赋予石头守护的意志。
而山灵水灵则是“援”,与石眼形成呼应,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守护屏障。
“父亲!”月平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感动。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在守鱼棚教他辨认“气脉”:清晨时,父亲会指着堰塘上的薄雾,告诉他那是水脉苏醒的征兆。
傍晚时,会带着他在撞杆山脚下静坐,感受“生息脉”的流动,用粗糙的手掌握着他的小手,在地面画出“气脉”纹路,耐心讲解每一道纹路的作用。
那时他不懂父亲为何如此执着,总觉得守着堰塘太过枯燥,如今看到这只石眼,才明白父亲早已将守护的责任,藏在每一次教导、每一处修缮里,如同春雨润物般,让“守护”二字融入他的骨血。
父亲从未说过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诠释着陈家意者的使命,这份沉默的坚守,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
石眼仿佛感知到了月平的思绪,瞳孔微微收缩,一道淡金色的“气脉”从石眼中射出,落在月平的眉心。
月平的意识海中瞬间涌入大量信息——那是父亲多年来对豆腐堰“气脉”的观察记录:哪里是“气脉”节点,哪里容易被邪祟侵扰,如何用最少的“意”气调动最大的守护力量,甚至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气脉”异动应对之法。
这些信息如同珍贵的地图,详细记录着豆腐堰的每一处“气脉”细节,其中还夹杂着父亲的批注:“三月初三,水脉异动,需加固水洞子三层石塞”“九月初九,撞杆山‘生息脉’减弱,可引堰塘水脉滋养。”
每一条批注都带着父亲的温度,让月平仿佛看到父亲深夜在灯下记录的身影,手中握着毛笔,眉头微蹙,认真思索着每一个细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