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二人为天,天意锁址定位诀(3 / 3)

加入书签

推演的方式大相径庭,是融合了自身“意”气特点与豆腐堰“气脉”规律的独创之法。

哥哥月龙的军钟定位术,是在部队受训时习得的硬功夫——以军用怀表的精准刻度为基准,结合“气脉”波动的频率,计算出定位点的坐标。

月龙曾在去年秋收后演示过一次:他将那块从部队带回的黄铜怀表放在掌心,表壳已被磨得发亮,表盘上的刻度清晰可见。

他闭目感受“气脉”,怀表指针每跳动一次,约一秒,便用指尖在地上画一道短线。

半个时辰后,地上的短线竟组成了一张微型“气脉地图”,用不同长度的线条标注出三个异常“气脉”点——后来证实,那三个点正是地下阴河的分支入口,与豆腐堰的“气脉”相通。

这种方法严谨、可靠,误差不超过半米,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至少需观察一个时辰才能确定坐标,不适合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定位。

父亲陈守堰的楠木算盘推演法,则更偏向于“易数与气脉”的结合——那把算盘是太爷爷传下来的,楠木框架已泛出暗红色的包浆,算珠是牛角制成,上面还刻着细小的“气脉”符文:上珠刻“阳”,下珠刻“阴”。

通过珠子的起落,模拟“气脉”的流转,进而推算出定位点的大致范围。

父亲推演时,会先在算盘上摆出对应的时辰卦象,再根据“气脉”波动调整算珠位置,每调整一次,算盘都会发出轻微的“嗡鸣”,如同在与天地“气脉”对话。

去年夏天,豆腐堰出现“气脉”紊乱,父亲便是用这把算盘,仅用一刻钟便推算出紊乱源头在水洞子东侧的石缝中,后来果然在那里发现了被邪祟污染的水草。

这种方法虽快,却依赖经验——若“气脉”被邪祟干扰出现异常波动,推演结果便会出现偏差,需结合实地探查才能确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