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乡下日子(2 / 3)

加入书签

手腌制的,用青菜晾晒后加入盐和花椒,密封在陶罐中发酵而成,酸脆可口,装了四大碗,每一碗都码得整整齐齐,螺肉在碗中层层叠叠,如同精心摆放的艺术品。

另外还配了两格三角形的蔬菜点心,外皮用新鲜的麦面揉制,加入少许温水,反复揉搓,直至面团光滑筋道,擀成薄薄的面皮,内馅是切碎的青菜、萝卜和少许肉末,加入盐、香油调味,捏成三角形,边角捏出花纹,防止露馅,外皮金黄,内馅丰富,一共三格放入蒸笼开始蒸煮,灶膛里的火苗跳动着,舔舐着锅底,发出“噼啪”的声响,很快蒸笼便热气腾腾,白色的蒸汽从笼盖缝隙中冒出,带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甚至飘到了院子里。

父亲掀开笼盖,用筷子夹起一块尝了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自己的篾货手艺和厨艺都颇为得意,眼角的皱纹因笑容而舒展,像绽放的菊花。

我家的粉蒸田螺,堪称一绝,是远近闻名的美味,十里八乡的人都知晓。

那一颗颗田螺,在父亲巧手处理下,洗净、水煮,而后被挑出肥美的精肉,每一块都完整饱满,没有丝毫杂质,如同精心雕琢的白玉。

每一块田螺肉都鲜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带着水乡特有的清甜,放入口中轻轻一嚼,便能感受到肉质的弹嫩。

父亲将它们放入盆中,倒入料酒去腥,那料酒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酒香,再撒上精心调配的香料,花椒、八角、桂皮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钻入鼻腔,让人食欲大开,口水不自觉地分泌。

田螺肉在其中欢快地“翻滚”,筷子每一次搅拌都让调料均匀地裹在螺肉上,尽情吸收着浓郁滋味,每一寸肌理都渗透着香料的精华,仿佛在进行一场味觉的洗礼。

腌制半小时后,这些田螺肉已然脱胎换骨,颜色变得红润,散发着复合的香气,父亲又把它们裹上金黄的玉米粉,每一粒玉米粉都紧紧依附在田螺肉上,像是给它们穿上了一层香脆的“黄金甲”,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接着,父亲往碗底铺上一层自家腌制的咸菜,那咸菜咸香可口,带着独特的发酵香气,与田螺肉堪称绝配,能中和油腻,提升鲜味,让口感更加丰富。

把裹好粉的田螺肉整齐码放在咸菜上,放入蒸笼,随着热气升腾,厨房中渐渐弥漫出一种勾人馋虫的香气,那是田螺肉的鲜美、香料的浓郁、玉米粉的香甜以及咸菜的醇厚交织而成的独特味道,在整个院子里飘散,引得邻居家的狗都在门口徘徊,时不时发出几声讨食的叫声,尾巴摇得像拨浪鼓,仿佛也被这美味吸引。

另外搭配的两格三角形蔬菜点心,同样毫不逊色,是餐桌上的另一道亮点。

点心的外皮是用新鲜的麦面揉制而成,父亲揉面的力道十足,手臂上的肌肉微微隆起,面团在他手中反复揉搓,“咚咚”地撞击着案板,变得光滑筋道,麦香扑鼻,那是阳光和土地的味道,纯粹而质朴。

里面的馅料是精心挑选的时令蔬菜,有翠绿的青菜、嫩黄的南瓜、鲜红的萝卜,切碎后与少许肉末、葱花、姜末混合,肉末是自家养的猪肉,肥瘦相间,葱花嫩绿,姜末辛辣,加入适量的盐、生抽、香油调味,搅拌均匀,色彩丰富,香气四溢,光是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父亲将馅料包入面皮,捏出漂亮的三角形,边角捏得紧实,形成细密的褶皱,防止露馅,放入蒸笼与粉蒸田螺一同蒸煮。

不一会儿,蔬菜点心的清香也融入到厨房的香气之中,与粉蒸田螺的味道相互交融,层次丰富,让人闻之垂涎欲滴,肚里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恨不得立刻掀开蒸笼大快朵颐。

我家的粉蒸田螺,哪能像别家那样带壳煮了就吃?

那样太过粗糙,辜负了田螺的鲜美,如同暴殄天物。

那可是我童年记忆中的第一美味,肉质鲜嫩,口感丰富,带着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