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杏叶仙乐(2 / 3)

加入书签

尖停留片刻,才缓缓吐出,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遵从,连呼吸都跟着放缓了节奏,生怕打乱这肃穆的氛围。

孩子们听到这话,一个个挺直了小身板,像列队的小士兵,胸脯挺得老高,领口的扣子都崩得紧紧的,用力点着头,后脑勺的头发都随之抖动,像风吹过的草丛,生怕自己表现得不够认真,辜负了邱爷爷的信任,眼神里满是专注。

金杏树比花椒树还要粗壮高大,两抱多粗的树干需得两个成年男子手拉手才能勉强合围,手指扣着对方的手腕,才能将树干圈住。

树皮上沟壑纵横,像老人手背暴起的青筋,却又透着青铜般的坚硬,用指甲抠一下,只能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随后便消失不见,仿佛树干有着自我修复的能力。

十丈多高的树身笔直挺拔,直插云霄,树纹螺旋向上,像拧成一股的钢绳,充满了向上的力量,连阳光都仿佛被它的枝干劈开,形成一道道光柱。

树冠如一把巨伞撑开,探出墙头老远,枝丫舒展着,长短不一,却错落有致,仿佛要冲破天际的束缚,展现出蓬勃到近乎倔强的生命力,连天上的云彩都像是被它的枝叶挑动,缓缓流动,留下淡淡的痕迹。

龙王镇最高的楼房,是镇中心那座六层的农村银行大楼,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玻璃幕墙更是晃得人睁不开眼,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冰块。

可与之相比,这金杏树依旧显得巍峨,那楼房在它面前,不过是个刚没过膝盖的小土丘,根本不值一提。

所谓“杏树出墙”,不过是世人牵强附会的妄言,实则只是树木生长过程中自然的伸展,为了争取更多阳光雨露,枝丫越过墙头,是生命本能的追求,与住宅的风流韵事毫无关联,不过是庸人自扰,赋予了它不该有的暧昧含义,玷污了这纯粹的自然生长,让这棵无辜的古树蒙受了不白之冤。

这般高大的树木,常人想要攀爬,难如登天。

要么攀住枝丫借力,可这金杏树最低的枝丫,都在三丈开外,相当于一层楼的高度,枝丫粗如碗口,却像被刻意抬高,末端微微上翘,常人根本无法赤手空拳跃上如此高度,除非借助梯子、绳索等工具,像壁虎一样贴着树干蠕动,稍有不慎便会跌落,轻则摔伤,重则危及生命。

但邱癫子身为外人,不愿轻易麻烦主人家借工具,怕给人家添负担,打扰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于是决定空手攀爬。

他心里清楚,只要到了三丈以上,够着有枝丫的部位,后续攀爬便轻松许多,那些枝丫粗如手臂,足以支撑他的体重,像自然搭建的阶梯,每一步都稳妥可靠,能让他安心向上。

犹记1983年8月30日的午后,阳光毒辣得像要把大地烤化,地面蒸腾着热气,远处的景物都被扭曲,像隔着一层水波看东西,16岁的查某人在情报领域初露锋芒,凭借超凡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中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上下行动。

那古井壁上长满了湿滑的青苔,墨绿色的,像一层厚厚的绒毯,指尖一按便会打滑,他却像灵猿般穿梭,指尖抠住石缝的力度、脚掌蹬踏的角度,都精准得如同计算过,指甲缝里渗着血,与青苔的绿色混合在一起,却丝毫未觉疼痛,心中只有完成任务的信念。

最终不仅完成了任务,更赢得了一位前辈的认可与倾心,那位前辈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赞赏与欣慰。

许多看似不可能之事,在拥有特殊能力之人手中,却能轻松完成,他们的方法,或许与常人仅有细微差别——多一分坚持,少一分浮躁,关键时刻咬紧牙关,却能产生天壤之别,这便是能力与意志的双重体现,是平凡与非凡的分界线。

在五个孩子好奇又紧张的目光注视下,邱癫子开始攀爬金杏树。

树身太过粗壮,他双臂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