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百万个人字(2 / 3)

加入书签

方雨的语气中带着对简洛的信服,仿佛那些话语仍在耳畔回响,每一个字都带着重量,压在他的心头,化作前行的动力,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说起书法,方雨便如同被某种莫名力量操控,思维变得格外清晰,滔滔不绝,几乎不给吴楚插话的机会,仿佛要将积压在心底的感悟一股脑倒出,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从简洛那儿回来后,我便一头扎进自己的习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个笔画的得失。

多年的练字经验,如同积累的矿藏,深埋地下,等待开采,矿脉蜿蜒曲折,需耐心探寻。

让我很快发现,在所有汉字里,‘人’字看似简单,一撇一捺而已,实则隐藏着最深的秘密,是最难写的。

那一撇要如刀劈斧削,带着阳刚之气,起笔时要凝神聚力,仿佛积聚了全身的力量,行笔时要果断决绝,不拖泥带水;

那一捺要似流水绕石,藏着阴柔之韵,起笔需轻缓入纸,如同溪水初涨,行笔要逐渐加力,似水流渐急,收笔要稳中有变,若水归大海。

阴阳相济,方能立于世,缺一不可。

我心中暗想,只要我能将‘人’字写好,参透其中的玄机,其他字自然不在话下,触类旁通,如同学会走路,便懂得奔跑的道理,根基稳了,才能走得更远。”

“于是,我一咬牙,下定决心,用三年时间,专门练写‘人’字。

我要写上万个、十万个,甚至百万个‘人’字,每一个‘人’字,都将成为我探索神秘世界的钥匙,一把把钥匙串联起来,便能打开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

他的眼中闪烁着执着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淬火后的精钢,坚定而锐利,仿佛已经看到了三年后的自己,笔下的“人”字栩栩如生,一撇一捺都带着灵性,能与观者对话,字里行间都透着生命的气息。

书桌上的砚台里,墨汁泛起细密的涟漪,映出他眼中的火焰,那火焰跳跃着,不曾熄灭。

“每一个‘人’字,都必须写得截然不同,都要有其独特的内在神秘韵味和外在奇异形态——有的如壮汉擎天,肩扛山岳,撇画粗壮有力,捺画沉稳扎实,仿佛能承受千钧重担;

有的似老者扶杖,步履蹒跚,撇画微曲,捺画短钝,带着岁月的沧桑与坚韧;

有的像孩童学步,天真烂漫,撇画轻盈,捺画稚嫩,透着纯真与活力。

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故事过往,字里行间都藏着人生百态,悲欢离合尽在其中。”

方雨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人”字的写法,手腕转动间带着韵律,时而刚劲,时而柔和,仿佛在勾勒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空气都因这比划而泛起波动,带着墨香的气息在屋内流转。

“就像简洛所说,我要反复思考,每写一个‘人’字,心中便要生出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一撇要长些?

是为了承载更多重量,还是为了展现更广阔的胸怀?

为什么那一捺要短些?

是因力量需内敛,还是想表达谦逊的姿态?

为什么墨色要浓?

是想凸显深沉的情感,或是强调坚定的信念?

为什么线条要曲?

是欲表现婉转的智慧,亦或暗示人生的波折?

然后自己在这无尽的幽暗中去寻找答案,如同在古墓中探寻失落的宝藏,过程虽艰,蛛丝马迹都需细查,墙壁的刻痕、地面的凹陷、器物的纹路都可能藏着线索,找到答案的瞬间却无比欣喜,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心中的迷雾一扫而空。”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醉,仿佛正置身于那寻宝的过程,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期待,心跳随着发现而加速。

“我要写出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把它们当成我的神秘士兵,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