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碗豆胡豆 汪大爷儿女成双(4 / 7)

加入书签

六棵百年老槐遮天蔽日,虬结的枝干间垂挂着祈福的红布条,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无声的符咒,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墙角的青苔爬满半人高的青砖,斑驳的绿痕中隐隐露出“耕读传家”的砖雕字迹,历经风雨却依旧苍劲,仿佛在诉说着家族的传承与坚守。

院中央的古井围满铜锈,井绳在井壁磨出的凹槽深可见骨,仿佛在诉说着无数汲水的清晨与黄昏,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井边还摆放着几个破旧的木桶,桶身上布满裂痕,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每一道裂痕都像是一个故事,等待着被人倾听。

邱癫子凑近古井,发现水面倒映着槐树的影子,竟组成了一个神秘的图案,与男孩唢呐上的花纹颇为相似。

当他伸手触碰水面时,倒影突然扭曲,显现出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符号,随即消失不见。

水面泛起的涟漪中,他仿佛看到了一些模糊的画面,像是古老的仪式、奔跑的人群,还有双月泉汹涌的水流,这些画面一闪而过,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此时,云层愈发厚重,铅灰色的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仿佛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邱癫子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簸箕山方向,那里曾矗立着陈家学堂,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在风中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寂寥。

而山脚下,那道承载着陈家百年兴衰的月泉,正流淌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据老辈人相传,月泉乃大地血脉所化,与陈家命运息息相关,是这片土地的命脉所在。

五十年前,月泉还是一道清澈的溪流,从寨子山蜿蜒而下,滋养着方圆十里的土地,宛如一条灵动的玉带。

五伯家的长子出生时,恰逢泉水暴涨,祖父便为孩子取名“月泉”,寓意与这道神泉同寿,希望家族能如同这泉水一般,生生不息。

然而,在祖父和大伯遭遇意外的那个血色黄昏,月泉突然干涸,河床裂开狰狞的伤口,仿佛大地在无声哭泣,为逝去的生命哀悼,也为家族的命运叹息。

直到二十年后,邱癫子的哥哥出生那日,泉水竟奇迹般复涌,且一分为二,从寨子山两侧奔涌而下,宛如大地睁开的双眼,从此被称作“双月泉”。

这个神奇的转变,在忧乐沟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人们口中世代相传的神秘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据说,双月泉复涌那晚,整个山谷都回荡着空灵的乐声,如同天籁。

而在当地的古老传说中,双月泉的出现,是因为陈家先祖曾在泉边立下誓言,用家族的血脉守护这片土地,当家族遭遇危机时,泉水便会显露出神秘力量。

更有传说提到,陈家先祖曾得到高人指点,在月泉周围布下了神秘的阵法,这阵法与双月泉的力量相互呼应,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和陈家的血脉传承。

更诡异的是,每过十年,双月泉便会发生惊人异变,仿佛在演绎着某种神秘的轮回。

哥哥英年早逝的那个深秋,天空飘着细雨,泉水突然变得血红,血腥味在山谷中弥漫三日不散,老一辈人都说那是泉眼在为逝去的生命哀泣,是天地间的悲鸣。

而在邱癫子儿子夭折的那个寒夜,双月泉竟腾起丈高的水柱,在月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恍若仙境,却又透着说不出的诡异,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门户被打开。

最令人心惊的是父亲离世的那一天,泉水先是诡异地倒流,随后化作乳白色的雾气,笼罩整个山谷,持续了整整十二个时辰,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位老者送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这些奇异的现象,让双月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让人们对它既敬畏又好奇,成为了忧乐沟最神秘的传说之一。

村里的老人常说,双月泉的异变,是陈家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