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武朵云,三姑名气压六婆(3 / 10)

加入书签

不像你爹,你爹可比你稳重多了!”呱婆子气得直跺脚,溅起的泥点落在她褪色的蓝布裙上,宛如点点墨痕,似是命运留下的印记,预示着未来的坎坷。

“你肩负着汪家传承,上有老下有小,行事当稳重周全,三思而后行,切莫因一时疏忽,误了大事,毁了整个家族!”她的话在空旷的山间回荡,带着浓浓的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仿佛预见了一场即将降临的灾祸,声音中满是对晚辈的担忧与期望,希望他能幡然醒悟。

她想起年轻时,自己也曾像汪大爷这般固执,听不进老人的劝告,结果吃了不少苦头,摔了不少跟头,如今看着汪大爷,就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心里五味杂陈。

“——唉,我一番苦心,你却听不进去,真是白费口舌。”她佝偻着背,对着汪大爷消失的方向连连叹息,声音里满是疲惫,“只盼你能早日醒悟,莫要让大好前程毁于一旦,不然我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爹。”

她的白发在风中凌乱如麻,与周围萧瑟的景象融为一体。

山间的雾气渐渐变浓,将她笼罩其中,她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模糊,宛如一幅即将褪色的古老画卷,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对世事的无奈,让人看了心生怜悯。

她缓缓转身,迈着蹒跚的步伐往回走,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仿佛脚下绑着千斤巨石,又仿佛背负着整个忧乐沟的秘密,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呱婆子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像是一阵低沉的回响,久久不散,仿佛在为汪大爷的命运哀悼。

她能跻身忧乐沟几大着名老婆子之列,自然有她的不凡之处,可不只是话多这么简单。

她的人生经历丰富得很,见过的世面也多。

年轻时,她曾在汹涌江面上救下落水的商船伙计,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当时江水湍急,波浪滔天,她凭着一股狠劲和水性,冒着生命危险与激流搏斗,才把人救了上来,那伙计后来逢年过节都会来感谢她。

又在饥荒年,地里颗粒无收,村民们都饿得面黄肌瘦,她挨家挨户分发自己好不容易找来的野菜,自己却常常饿着肚子,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看着乡邻们饿死。

那些被她帮助过的人家,至今仍将她的恩情铭记于心,逢人便夸她的好,她的善举在忧乐沟代代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在灾荒最严重的那年,地里的草都被挖光了,她甚至将自家仅存的半袋米拿出来,熬成稀粥,分给村里的老弱病残,让他们能勉强活下去,而自己则靠着啃食树皮、观音土艰难度日,好几次都差点饿死。

她的这些事迹,在忧乐沟的老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成为了激励后人向善、互助的榜样,让大家知道善良终有回报。

只要她上了心的事,就一定会管到底,后续肯定还有事儿,不会就这么算了。

所以汪大爷被她粘上,只想赶紧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她缠住,耽误了自己的事。

却不知,这一躲,只是暂时避开了眼前的危机,更大的奇异事件还在前方等着他,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慢慢向他收紧。

汪大爷虽说摆脱了呱婆子的纠缠,可她后面喊的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他还是听见了。

那些话让他心里乱糟糟的,七上八下。

对于呱婆子说黎杏花“心性要强”的评价,倒没激起他多大反应,他自己也知道妻子的性格,独立、有主见,这也是他当初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再说,他与妻子黎杏花相濡以沫这么多年,感情深厚,对她的为人自然比别人了解得多些,知道她虽然性子强,但心地善良,凡事都以家庭为重。

但他不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正有一双双奇异的眼睛在暗处盯着他,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山巅的老松上,一只寒鸦歪着头,用那双黑得不见底的眼睛注视着他的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