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破喉诛心秒杀术(3 / 10)
战场三要,一击即溃”;
刘大哥先祖则写道:“柴有纹理,人有软肋,顺其势则力省而功倍”。
这些文字旁边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一个是猪喉的解剖图,一个是拆解木柴的步骤图。
下到地下室,正中央的石台上,横放着一柄锈迹斑斑的杀猪刀。
石台是整块青石凿成的,上面刻着八卦图案,每个卦象的凹槽里都积着灰尘。
杀猪刀的刀柄缠着褪色的红绸,绸子上绣着的猛虎图案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刀刃上的锈迹像干涸的血迹,层层叠叠,却掩不住刀锋的锐利。
刀柄缠着褪色的红绸,刀刃上隐约可见暗纹,仿佛是某种神秘的符号,又像是记载着古老秘密的文字。
红绸的边缘已经磨成了丝线,轻轻一碰就往下掉渣。
那些暗纹比头发丝还细,顺着刀刃的弧度蜿蜒,像是某种星图,又像是猪的血管分布图,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刀下压着半卷兽皮,边缘被啃噬得残缺不全,却清晰写着“破喉诛心”四个篆字,字迹历经岁月却依然鲜红如血,仿佛是用鲜血写成,透着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
兽皮是某种大型野兽的皮,厚实而坚韧,被啃噬的边缘带着齿痕,像是被老鼠或其他动物咬过。
“破喉诛心”四个字的笔画刚劲有力,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带着弯钩,像是刀尖划过留下的痕迹,红得能滴出血来,凑近了闻,似乎还能嗅到淡淡的血腥气。
而在石台另一侧,还放着一本布满灰尘的册子,封皮写着“扒柴术精要”,这正是刘大哥传承的技艺所在。
册子的封皮是深蓝色的布面,上面的字迹是用金线绣的,早已褪色发黑,边角卷得像波浪,显然被人翻阅过无数次。
册子边角磨损严重,似乎在诉说着它曾经历经的无数岁月与无数双手的翻阅,每一道折痕都像是一个故事,等待着被后人解读。
翻开第一页,纸页已经发黄发脆,上面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小楷,笔锋圆润,透着一股温和之气。
开头写着“扒柴之道,在顺不在逆,在拆不在抗”,后面还画着拆解木柴的步骤图,每一步都标注着用力的角度和力道大小。
就在他伸手触碰兽皮的瞬间,石室内突然响起机关转动的轰鸣声,宛如远古巨兽的咆哮。
那声音从石室的四面八方传来,震得墙壁上的灰尘簌簌掉落,脚下的石台都在微微颤抖。
机关转动的“咔咔”声里混着铁链的摩擦声,像是有什么巨大的机械被启动了。
地面裂开蛛网般的缝隙,无数尖刺破土而出,闪烁着森然的寒光。
缝隙蔓延的速度极快,像冰面碎裂,尖刺是用精铁打造的,顶端锋利如刀,在长明灯的映照下泛着冷光,显然涂过剧毒。
汪二爷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脚尖刚好避开一根尖刺,鞋底子被划破一道口子。
墙壁上的符文发出红光,投射出虚幻的战场影像:金戈铁马中,一位手持丈八蛇矛的将军,枪尖如灵蛇出洞,直取敌将咽喉,一招制敌。
符文的红光越来越亮,把整个石室照得如同白昼,那战场影像清晰得仿佛身临其境,将军的铠甲反射着阳光,枪尖刺破敌将咽喉时的血花飞溅在脸上,带着滚烫的温度。
汪二爷认出那将军的模样,与庙里的张飞塑像有七分相似。
那将军的身影与张大能的传说渐渐重叠,汪二爷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他知道,想要获得这失传的绝技,必须通过考验。
张大能是龙王镇人口中的传奇,据说他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也能在猪圈里一刀了结最凶悍的公猪,人们说他的枪法和刀法本是同源。
汪二爷握紧腰间的短刀,眼神变得坚定,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他握紧腰间的短刀,在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