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来二去磨刀术(7 / 11)

加入书签

和支持,说不定还能让她加入自己的计划,成为自己事业上的伙伴。

他想象着与矮大娘一起讨论计划的场景,觉得那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有了她的加入,自己的事业一定会更加顺利。

矮大娘犹豫片刻,最终点头答应。

她的犹豫是因为心中的不安,但考虑到汪二爷的热情和真诚,又不好一再拒绝,只能答应下来,同时在心中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

两人并肩离开集市,身影渐渐消失在街道尽头。

他们的步伐不快,仿佛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阳光为他们的背影镀上一层金色,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行人往来如织,仿佛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

店铺的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行人的脸上带着各种表情,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龙王镇的繁华与活力。

他们的交谈声不时传来,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那和谐的氛围,让路过的人也不禁投来羡慕的目光。

人们猜测着他们的关系,觉得他们像是一对默契的伙伴,又像是一对相熟的朋友,那种融洽的氛围让人感到温暖。

汪二爷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未来的计划,从建立屠宰场到拓展销售渠道,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激情。

他的声音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仿佛那些计划已经在他的指挥下顺利实施。

矮大娘则耐心地倾听,不时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她提醒汪二爷要注重口碑,保证品质,还建议他与周边的餐馆、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她的建议务实而有效,都是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和经验的总结,为汪二爷的计划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两人的对话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仿佛一场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火花在言语间不断碰撞。

他们的想法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让计划变得更加完善和可行,这种交流让两人都感到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在汪二爷的老家,老农会大院子的汪家大院里,气氛却异常压抑。

与集市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安静得让人感到窒息,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灰黑色的砖墙爬满青苔,仿佛岁月留下的伤痕,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不祥。

青苔的颜色深浅不一,覆盖在砖墙上,像是给院子披上了一件破旧的外衣;

铜铃的声音沙哑而沉闷,与集市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听了心生悲凉。

汪家当家人老鱼猫子汪鳝青站在院坝中,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忧虑与不安。

他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形成了深深的纹路,仿佛能夹死一只蚊子,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不时望向天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不好的消息。

他身着深灰色长衫,衣角沾满泥土,手中的旱烟袋随着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晃动,烟灰簌簌落在地上,仿佛他内心的焦虑在一点点洒落。

长衫的布料已经有些陈旧,颜色也变得暗淡,泥土的痕迹显示出他可能刚刚从田地里回来;

旱烟袋是用竹子制成的,烟锅已经被熏得乌黑,烟灰的洒落仿佛是他无法控制的不安情绪的外泄。

他望向长房的屋子,大声喊道:“杏花,杏花,你出来一下!”

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带着一丝焦急与不安,仿佛预示着即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喊出的名字在院子里反复回响,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让他心中的不安更加浓烈。

院子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几片枯黄的树叶飘落,更增添了几分萧瑟,树下堆积的落叶被风吹起,打着旋儿,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