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忧乐沟,向来暗藏玄机(2 / 10)

加入书签

系着一根褪色的红绳,那是多年前丈夫为她系上的,承载着两人的回忆。

红绳的颜色已经从鲜艳的正红变成了淡淡的粉白,但依旧结实,系成的结也从未散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深情的过往,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愈发珍贵。

她的脖颈间,还挂着一枚古朴的玉佩,上面雕刻着简单的纹路,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寄托着家族的祝福。

玉佩的质地温润,是上好的和田玉,经过世代相传,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厚重的包浆,那些简单的纹路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古老的寓意,象征着平安、吉祥与丰收。

她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身姿挺拔而从容,每一步都带着独特的韵律,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

人群的拥挤并没有影响她的步伐,她总能巧妙地避开碰撞,既不打扰别人,也不让别人打扰自己,那份从容与淡定,让人不禁心生敬佩。

路过卖菜的摊位时,她还不忘和熟识的摊主点头致意,询问今日蔬菜的收成。

“王大哥,今儿个的青菜看着水灵啊,收成不错吧?”

她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带着真诚的关切,让摊主心中暖暖的。

看到一位菜农因菜叶被露水打湿而发愁,她还停下脚步,耐心地分享自己保存蔬菜的小窍门,展现出她的善良与热心。

“李妹子,你把这些菜摊开,放在通风的地方,稍微晾一晾,露水干了就能保持新鲜,不容易坏。”

她一边说,一边还帮着菜农把堆积的蔬菜摊开,动作麻利而熟练。

行至汪二爷的肉摊前,她驻足而立,目光如炬,扫过悬挂在木架上的猪肉。

那目光专注而锐利,仿佛能穿透肉质的表面,看到内里的品质,每一块肉的色泽、纹理都逃不过她的审视。

那些肉块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肥瘦相间,纹理清晰。

瘦肉部分呈现出健康的鲜红色,肥肉则洁白如雪,两者交织在一起,如同大自然精心调配的色彩,既美观又诱人,让人一看就心生食欲。

矮大娘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那笑容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轻声说道:“小汪,通街的肉里,就数你这儿的最合眼缘。”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周围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在龙王镇“囋言子”的独特语境中,却暗藏玄机。

它表面上是在夸赞汪二爷的肉合自己的心意,实则是在众多屠户中,公开认可了汪二爷的肉品,其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周围的屠户们不禁交换眼神,心领神会。

他们都是“囋言子”的行家,自然明白矮大娘这句话的深意,虽然心中有些羡慕甚至嫉妒,但也不得不承认汪二爷的肉品确实有过人之处。

在这片土地上,“囋言子”是人们交流的独特方式,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表面温和,内里却蕴含着锋芒。

它不是直白的争吵,也不是虚伪的奉承,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较量,用最委婉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含义。

矮大娘的话语,巧妙地将其他屠户的肉品都比了下去,展现出她对“囋言子”的娴熟运用。

她没有直接贬低任何人,却通过对汪二爷的肯定,间接说明了其他肉品在她心中稍逊一筹,这种说话的艺术,让人心服口服。

她的话音刚落,不远处一位屠户笑着摇头,嘴里嘟囔着:“这矮大娘,一张嘴就占尽先机。“

说罢,还朝自家摊位努了努嘴,似乎在暗自较劲,心中想着下次一定要拿出更好的肉品,赢得矮大娘的认可。

旁边一位年轻屠户则若有所思,默默记下矮大娘话语中的精妙之处,渴望有朝一日也能有这般口才。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在上面写下刚才矮大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