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矮子,颠三倒四回忆录(4 / 7)
后和温馨的夜晚。
一堆码放整齐、等待脱粒的老玉米,在夜色中泛着暗沉的黄色,玉米叶子已经干枯,发出沙沙的声响。
那声响像是在低语,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
老矮子就坐在大碾盘边,佝偻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守着那些或真或假的传说,守着历经劫难却依旧挺立的长生居,打发着日复一日的苦日子。
他的存在,像是长生居的灵魂,赋予了这座院落生命和意义。
在这幽暗中,他的身影却显得格外孤寂,曾经轰轰烈烈的长生居,仿佛又被世界遗忘,只剩下无尽的落寞与凄凉。
它像是一颗被遗忘的明珠,在黑暗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关于老矮子和某个女人的传说,已经被添油加醋到了极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些传说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早已偏离了事实的真相,变得光怪陆离。
这些传说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蔓延,每个版本都各不相同,却都透着一股阴森奇异的气息。
它们像一把把尖刀,刺向老矮子和他的家人,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和伤害。
传说从那个夜晚开始,清冷的月光变得诡异而朦胧,月亮表面仿佛出现了一道道裂痕,像是在为即将发生的事情感到悲伤。
那景象诡异而壮观,让所有看到的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几头牯牛喝了之后,全都变成了性情暴躁,牛角都抵断了。
它们像是被某种力量控制,失去了往日的温顺,变得疯狂而好斗。
一头胜出的牯牛还没来得及得逞,就被赶来的放牛娃一顿痛打,母牛也被牵走。
放牛娃的勇敢制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却也让那头胜利的牯牛更加愤怒。
这头最强壮的牯牛顿时狂性大发,不解气,又打断了田埂——这便是忧乐沟谚语“放牛娃打牛,牛打田埂”的由来。
这个谚语在忧乐沟流传甚广,时刻提醒着人们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真相不过是谣言,真正记载真相的《长生居劫难上下篇》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的种种传说皆不可信。
那些谣言就像一层迷雾,掩盖了历史的真相,让人们无法看清事实的本来面目。
可这些谣言,却如同一颗颗莫名的种子,在人们的口中生根发芽,越传越离谱,仿佛被某种莫名力量操控,让整个故事变得愈发神秘莫测。
那力量或许是人们的好奇心,或许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刻意煽动。
每一个新的版本出现,都让这个传说更加扑朔迷离,仿佛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揭开。
而那个秘密,或许就藏在长生居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
这还只是谣言的开端,谣言还称乌家大田的大水没了阻拦,汹涌而下,沿途造就无数荒唐事,一路声势浩大地飘洋过海,十万八千里后到了流球不得岛国。
那水流像是一条愤怒的巨龙,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那里的人贪婪地将大田水舔得点滴不剩,无论男女,个个都变了性情,又变了外相,连人能都变得很异样。
他们像是被某种魔法诅咒,失去了人的模样,变得丑陋而怪异。
虽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但这等荒诞之事,很难证实,不过是无稽之谈。
它更像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恐惧,通过谣言的形式表现出来。
若流球不得岛国真是那般奇异之地,谣言也不会这般肆意编排。
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恐惧,容易相信一些离奇的传说。
这些谣言,不过是人们在平淡生活中寻求刺激的一种方式,却不知给他人带来了多少困扰与伤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