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破例获封(3 / 6)

加入书签

;  朱棣立刻会意:“你是说......”

    “北平苦寒,边防重任。让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好好体验体验。”姚广孝冷笑道,“等到他们吃够了苦头,自然就知道该听谁的了。”

    “......“

    “而且,孝陵学堂的学子都是纸上谈兵,同样也是给那位三皇孙一个警告。”

    “好!就这么办。”

    然而,朱棣和姚广孝都低估了苏宁的准备。

    三日后,当徐辉祖率领监军团队抵达北平时,带来的不仅是圣旨,还有大明钱庄北平分号的特别资金和明通商行的大批物资。

    “燕王殿下,”魏国公徐辉祖不卑不亢地行礼,“下官奉旨推行监军制度,还望殿下鼎力相助。”

    朱棣皮笑肉不笑地说:“徐总监军客气了。本王一定全力配合。”

    “多谢燕王殿下。”

    但接下来的发展,完全出乎朱棣的预料。

    魏国公徐辉祖不仅没有养尊处优,反而当天就住进了军营,与将士同吃同住。

    更让朱棣心惊的是,大明钱庄为北平卫将士提供了专门的低息贷款,明通商行更是以成本价供应过冬物资。

    “王爷,情况不妙啊!”姚广孝忧心忡忡,“听说将士们对监军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了。”

    朱棣站在王府高台上,望着远处的军营,脸色阴沉:“这个允?......真是本王的克星!”

    “最可怕的是,”姚广孝低声道,“监军制度一旦在北平扎根,王爷这些年培养的势力,恐怕就要被连根拔起了。”

    朱棣沉默良久,突然问道:“道衍,你说如果现在...……”

    他没有说下去,但姚广孝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王爷,时机未到。”姚广孝摇头,“现在动手,就是谋逆。我们要等......”

    “等什么?”

    “等蓝玉先动手。”

    洪武二十一年的这个冬天,北平卫的监军制度改革在明枪暗箭中艰难推进。

    而这场改革的背后,是大明王朝权力格局的深刻变革。

    远在南京的苏宁,收到徐辉祖的密报后,只是淡淡一笑。

    “四叔,我们的游戏会越来越刺激,希望你能真的强大一些。”

    洪武二十二年初春,南京城却是再次飘起了细雪。

    谨身殿内,朱元璋与朱标对坐议事,面前的紫檀木案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功劳簿。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