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破例获封(1 / 6)

加入书签

    此时,南京谨身殿内,可谓是一片祥和轻松。

    朱元璋看着京营改制的成效报告,满意地捋着胡须:“标儿,你看看,这才三个月,京营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将士们对监军制度交口称赞,这可是前所未有啊。”

    朱标也笑道:“儿臣听说,现在监军将士同吃同住,感情融洽。有几个监军还在操练中受伤,反而赢得了将士们的敬重。”

    “这都是允?的功劳。”朱元璋难得地夸赞道,“当初他说要推行监军制度,朕还担心会引起军中动荡。没想到他不仅想到了用勋贵子弟来平息反对,还用钱庄和商行来支持监军开展工作。这一手,漂亮!”

    朱标点头称是:“允通确实想得周到。不过父皇,儿臣以为,京营改制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在天子脚下。若是推广到其他卫所,恐怕......”

    “朕明白你的顾虑。”朱元璋沉吟道,“所以下一步,要选一个最有分量的卫所来推行。你觉得哪里合适?”

    这时,一旁的苏宁便顺势接话:“皇爷爷,父王,允通以为,北平卫最为合适。”

    “哦?说说你的理由。”朱元璋感兴趣地看向苏宁问道。

    苏宁从容应答:“第一,北平卫地处边防要冲,战力强悍,若能改制成功,最有说服力;第二,四叔燕王治军有方,北平卫军纪严明,推行改制阻力较小;第三......”

    他稍作停顿:“燕王叔最是识大体、知进退!哪怕是出现问题也会想办法平息。”

    朱标赞同道:“允通考虑得周到。北平卫确实是上上之选。”

    朱元璋却意味深长地看了苏宁一眼:“允通,你跟皇爷爷说实话,选择北平卫,真的只是因为这些原因吗?”

    苏宁心中一震,知道瞒不过精明的祖父,便半真半假地说:“孙儿确实还有一层考虑。四叔在军中威望甚高,若他都能支持改制,其他藩王和卫所自然无话可说。”

    朱元璋哈哈大笑:“哈哈,好!就依你所奏!传旨燕王,即日起在北平卫推行监军制度!”

    北平的冬天比南京来得更早,燕王府内的地龙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朱棣心头的寒意。

    他反复翻阅着从南京快马加鞭送来的《监军制度详章》,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案几。

    “好狠的手段………………”朱棣放下文书,看向坐在对面的姚广孝,“道衍,这监军制度若是在北平推行开来,本王这些年来的经营,恐怕就要付诸东流了。”

    姚广孝捻动佛珠,眉头紧锁:“王爷所虑极是。这监军制度看似是为了整肃军纪,实则是要将兵权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最厉害的是,让勋贵子弟担任监军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

    朱棣站起身,在殿内焦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