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刘一菲(5 / 8)
和工作人员都不自觉地屏息凝神。
孔生导演在一旁听着,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显然对这对重要搭档初步展现出的化学反应相当认可。
围读会结束后,刘一菲主动拿着剧本找到苏宁:“苏老师,刚才那段关于技术引进的台词处理,我觉得宋运辉的反应或许可以再增加一丝层次?梁思申虽然言辞犀利,立场鲜明,但她内心对宋运辉的学识和品格是抱有尊重
的,并非单纯的挑衅。
苏宁有些意外,他原以为刘一菲是那种沉浸在自己世界、话语不多的演员,没想到她对角色心理动机的理解如此深入和透彻。
“你的感觉非常准确。”他立刻拿出自己的剧本,用笔在相应段落做着标记,“宋运辉这边的反应,他的固执和强硬,背后深层其实是源于对国家工业自主发展的深切忧虑,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而并非针对梁思申
个人。”
两人就这两个复杂角色的塑造细节、动机把握,站在会议室角落讨论了近一个小时,直到双方的助理前来催促下一项日程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离开时,刘一菲难得地对他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却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和苏老师讨论剧本,对戏,感觉很舒服,很有收获。”
“我也是。”
随着拍摄的深入,宁波的天气愈发寒冷,苏宁也越发欣赏刘一菲身上那股不显山不露水的敬业精神。
在拍?梁思申冒雨连夜赶到工厂宿舍寻找宋运辉澄清误会的那场关键夜戏时,正值一股强寒流侵袭,片场实测气温只有五六度。
刘一菲穿着单薄的秋季戏服,在冰冷的人工雨水中反复拍摄了七条,全身湿透,冻得脸色苍白,嘴唇控制不住地发紫,身体微微颤抖,但她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抱怨,每次导演喊“开始”,她立刻就能进入情绪状态。
“要不要先暂停一下,喝点热的暖暖再拍?”一个拍摄间隙,苏宁示意自己的助理赶紧拿来保温杯,他接过递向刘一菲,“是姜茶,驱寒的。”
“谢谢苏老师。”刘一菲接过杯子,双手捧着,小口地啜饮着,声音还带着一丝颤抖,“没关系,还能坚持。这场戏里梁思的情绪是焦急、委屈混合着坚定,不能因为天气冷就让表演打折扣,那股气’一泄,再提起来就难
了。
她的这番话让苏宁印象深刻。
在这个普遍浮躁、追求速成的名利场中,能够如此沉下心来,对表演怀有敬畏,并愿意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演员,实在难得。
后来有一次,刘一菲的助理在帮苏宁这边对接日程时,悄悄多说了几句:“苏老师,其实一菲姐最近压力特别大。为了演好梁思申这个海归经济学者,她开机前特意推掉了所有商演,秘密去高校旁听了三个月的国际贸易和宏
观经济课程,还私下找了很多八十年代回国的老海归做深度访谈,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