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杀富济贫(3 / 6)

加入书签

也应邀出席。

    古色古香的包厢内,充满了异国他乡难得的中华情谊。

    “芮小姐,一路辛苦!元英兄在电话里都交代过了,你在柏林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郑建时举杯,热情地说道。

    他身材微胖,笑容可掬,透着生意人的精明与豪爽。

    詹妮气质优雅,也微笑着向芮小丹致意:“欢迎来到柏林。丁先生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

    芮小丹落落大方地回应:“郑先生,詹妮小姐,太客气了。这次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探望母亲,二是受元英所托,将我们新公司的产品带来,请二位品鉴,也希望能听听欧洲专业人士的意见。”

    她接着简要解释了这款音响的由来,重点提到了其与王庙村扶贫项目的关联:“这款“格律诗’音响,是元英在华夏一个非常贫困的村庄??王庙村,帮助村民们建立产业、脱贫致富的核心项目。它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承载

    着很多人的希望。”

    郑建时听完,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他深知丁元英的为人,绝不会轻易出手,一旦出手,必有不凡之处。

    于是他仔细询问了王庙村的情况和格律诗公司的构想,然后对丁元英这次的“扶贫”格局深感敬佩。

    沉吟片刻后,郑建时主动提出:“芮小姐,既然是元英兄操持的扶贫义举,我郑建时也想尽一份力。你看这样如何?我想申请做格律诗音响在欧洲市场的总代理。我在欧洲这边还有些渠道,可以尽力帮你们推广。”

    这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提议。

    但芮小丹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她微笑着,礼貌而得体地回应:“郑先生有这份心,我代表王庙村的乡亲们先谢谢您!不过,公司运营和代理权的事情,元英和公司的其他股东才有决策权。我一定将您的诚意和提议完整地转

    达给元英。”

    宴会结束后,芮小丹立刻将郑建时的意愿电话告知了丁元英。

    丁元英在电话那端略作思考,便同意了:“郑建时为人可靠,在欧洲确有根基。由他做欧洲总代理,是好事。可以初步敲定,具体细节后续再议。”

    另一方面,詹妮将音响样品带给了与她相熟的,在德国音响圈内颇有声望的音响师格贝森进行试听评测。

    当格贝森听到“格律诗一号”发出的声音时,这位见多识广的德国专家脸上露出了极度震惊的表情。

    他反复检查了音箱和功放,难以置信这样的声音是来自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华夏新品牌,而且其内部结构透露出一种打破常规的“发烧级”创意。

    “詹妮,这太不可思议了!”格贝森激动地说,“这声音的纯净度、动态和音乐感,完全达到了顶级水准!尤其是其中一些独特的设计思路,非常大胆,也非常有效!这绝对是一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